近期,如果来到被茂密森林环抱的伊春,你会惊喜地发现,这座城市不仅以浩瀚林海、清新空气著称,一种新颖独特的创新阅读模式——漂流书屋项目正在这座城市悄然兴起,它将书香、环保理念以及社区紧密联结在一起,让每一本书如同林间溪水般自由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为“林都”伊春平添了几分文化的馨香。
树屋造型的漂流书屋
创意源于自然,小木屋书屋扮靓伊春
漂流书屋是一种基于共享和传递理念的图书交流方式,最初的形式相当简单,读书爱好者在读完一本书后,会将它随机放置在公共场所,比如公园长椅、咖啡馆或车站,附上一张小纸条说明这是一本“漂流书”,鼓励捡到这本书的人阅读之后再次将其放置在公共场所,供下一位读者拿取并阅读。这种做法让书籍像河流中的漂流瓶一样,在不同的读者手中传递,因此得名“漂流书屋”。
走在伊春伊美区的商场、车站、社区,木屋造型的书屋格外“吸睛”,不时有读者捧出书屋中的书籍品读翻阅。
伊春伊美区红升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将小木屋作为漂流书屋的载体,既呼应了伊春“绿色伊春,生态之城”的城市形象,又巧妙地将环保理念融入了推广全民阅读行动中。
这些小木屋采用本地可持续木材建造,外观上模仿了传统林间小屋,内部则摆放着内容丰富的各种图书,从文学经典到科普读物,应有尽有。
不少借阅图书的市民表示,这些“漂流书屋”的设立,为忙碌的都市生活带来了书香与宁静,在日常行走或是闲暇之余,能够轻易地阅读这些书籍,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书籍的距离,为城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市民正在借阅图书
温馨阅读角,情感与知识的双重滋养
“每次带孩子散步经过‘漂流书屋’,他都兴奋地跑过去,小脸上写满了好奇与期待。这些‘漂流书屋’不仅是藏书之地,更像是隐藏在都市森林中的知识宝藏,每一次开启都有惊喜。”作为一位家长,市民张女士对“漂流书屋”赞不绝口。她说,以前想让孩子主动拿起书本并不容易,自从有了“漂流书屋”,孩子开始主动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从《安徒生童话》到《十万个为什么》,“漂流书屋”里的书籍不断更新,总能激发他的新鲜感,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周末,我们一家常会选择一本书,坐在‘漂流书屋’旁的长椅上一起阅读,边读边讨论,那种温馨而又充满意义的时刻,是我们珍贵的家庭记忆。”张女士告诉记者,“漂流书屋”的设立,不仅让孩子们喜欢上了阅读,也加深了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
“漂流书屋”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阅读、知识分享和社区互动。它鼓励人们分享自己的藏书,让书籍得到更广泛的阅读,同时增强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它们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也成为推动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的有效途径。
书香满城,街道社区互动新平台
伊春市伊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让阅读走进更多百姓的生活,伊美区依托两镇六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对现有阅读阵地进行资源整合、扩容提升,建成红色阅读书屋2个、森林书屋1个、农家书屋6个、社区图书点16个,全书屋配备少年阅览室、“四点半”课堂、老年人活动室等功能室,设立文明阅读志愿岗,由志愿者轮班整理清点图书。
为社区送来阅读书籍
目前,“漂流书屋”已经成为了伊美区街道社区广大居民的小文化中心,通过“漂流书屋”,可以遇到了很多同样热爱阅读的邻居,大家因为书而聚在一起,分享读书心得,推荐好书,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充满书香的学习氛围。
“这种氛围对于推动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该负责人介绍说,为了更高效地管理和促进书籍的流通,“漂流书屋”项目还特别开发了一款小程序,用户只需扫描“漂流书屋”上的二维码,即可轻松完成借书、还书的操作,同时还能查看书籍漂流轨迹,了解每本书的旅行故事。
街道居民孙先生就通过小程序捐赠了自己珍藏多年的《林海雪原》,他说:“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的书继续传递知识,感觉非常有意义。”
伊春“漂流书屋”项目以其独特的创意和贴近民众的设计,成功地将阅读文化与自然生态、现代科技完美融合,不仅让闲置好书流动起来,更在不经意间滋养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让书香在林海雪原中悠然飘扬。
当夜幕低垂,每一座“漂流书屋”散发出的温暖光芒,不仅照亮了行人的归途,也映照出了这座城市对文化的尊重与追求。伊春“漂流书屋”项目,也如同一颗颗散落林间的文化种子,正悄悄萌芽生长,让这座生态之城的夜晚更加充满诗意与温情,续写着人与书、自然与文化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