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批博士后科技服务团走进牡丹江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4-08-22 03:45

22日,“第126批博士后科技服务团走进牡丹江”活动在牡丹江市爱民区举办,该活动由人社部主办,省人社厅牵头承办,牡丹江市人社局协办。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大、广西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4位优秀博士后来到牡丹江,破解关键技术、解决瓶颈问题、培养骨干人才,为基层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服务,助力地区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点对点交流与服务。  

启动仪式

点对点对接 

帮助企业破解瓶颈问题

在本次活动中,博士后科技服务团最重要的行程即为企业“传经送宝”,参观考察企业现状后,对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开幕式结束后,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张森一行来到位于爱民区的抖来米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对公司在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如何打造矩阵式传播进行指导座谈;东北农业大学研究院张国芳、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杨福明来到黑龙江仁合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助力仁合堂药业加快健康类功能食品和保健品研发;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张润祥将前往林口县农业农村局帮助解决鹅病浆膜炎、代谢病防治技术培训指导,玉米大斑病等病虫害综合防治培训指导……

走访企业

博士后科技服务团代表——黑龙江省鸿盛建筑科学研究院总设计师、黑龙江省低能耗房屋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林国海,带着黑巴克新品种、多茬次栽培技术等项目走进了爱民区康顺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双方针对农业服务乡村振兴进行了交流。林国海说:“本次博士后科技服务牡丹江行,以学科建设和企业在产业升级、产业转型、产业革命的进程中遇到的‘卡脖子’问题和实在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优化和整合国内相关学科充沛的博士后专技资源,点对点进行定标定向,实施精准的专技服务。”

面对面交流

据介绍,本次博士后科技服务牡丹江行,国家人社部邀请了来自国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从事医疗、教育、新材料、新技术、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设施农业、环保产业、装配式近零能耗生态建筑建造技术等多学科接地气的专家学者和教授组团,并且是老中青相结合。

人才柔性流动

碰撞出促进发展新路径

“博士后研究人员是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青年人才群体,是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鲍炳文介绍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博士后工作,2022年5月,省委出台了《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初步构建了“建站供经费、进站发补贴、在站给资助、出站助科研”的全周期全链条博士后招收培养体系。全省已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34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基地80个,截至今年7月底,我省进站博士后1.4万余人,出站7000多人,留省工作人数占比接近70%。

“近几年来,我省已承办举办包括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团在内的各类国家级、省级专家服务基层活动30多场,共举办专题讲座200余场,培训基层专业技术人员5000余人次,医疗义诊3000余人,提出合理化建议400多项,服务企业200余家,达成意向性协议100余项。积极引导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带动技术、智力、管理、信息等要素向基层流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深受基层单位欢迎。”鲍炳文说。

牡丹江市人社局专技科科长杨铁峰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使项目单位与专家建立长效联系机制,搭建起协作共赢的平台,吸引专家们将优秀科研成果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转化落地到牡丹江,借助专家的学术优势、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为牡丹江发展提供助力。

记者:张雪地;摄影:张雪地;视频:张雪地;编辑:王佳琦;审核:孙溶;统筹:杨国华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