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听智库专家们怎么说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4-09-21 09:57

9月21日,以“新质生产力:物质技术基础和区域创新体系”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在哈尔滨开幕。1600余名来自国内众多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和学生参会,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夯实物质技术基础和优化区域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助力龙江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会议现场

本届年会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哈尔滨理工大学承办。会议探讨通过科技创新治理变革、制度变革和政策发展,实现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区域和国家创新体系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教授以“建设超级智能科学城、发展区域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他说:“创新驱动数字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势在必得,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提升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统筹全国科技创新力量,聚焦国家战略需要,协同攻关。国家科学城(园区)发展模式迭代升级,未来超级智能科学城强化区域创新发展引擎,要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模块化发展,服务产业系统创新。”

黑龙江应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穆荣平建议,“围绕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领域,在黑龙江打造若干创新枢纽和引擎,集聚产学研创新主体力量,打造有影响力的示范工程,带动相关区域共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胡志坚教授围绕“从能量等级定律看新质生产力”议题,从生态价值链的能量等级结构和进化选择视角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演化结构。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监事长李廉水教授围绕“全球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竞争态势”作主旨报告。他认为,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融合转型,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陈劲教授作了题为“加快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思考”的主旨报告。他认为,加快形成未来产业的关键途径是将现有产业未来化、未来技术产业化,并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李垣教授围绕“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政策思考”议题,从组织机制、目标导向、政策效果、成果认定四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创新生态实践中的“有组织科研问题”,并从破“五唯”角度介绍了对我国创新生态系统的思考。

会议现场

本届年会为期两天,围绕“新质生产力”主题设置了45个分会场,涵盖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同步提升、科技人才成长发展与环境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高质量科学普及为新质生产力厚植文化土壤、产教融合与产业新质生产力等话题。22日,专家们还将围绕“以创新街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体系效能视角下的区域创新演变分析”“创新一定会带来创业活动吗?-基于区域层面的思考”“国家科技安全的发展逻辑、本质内涵和实践方向”“数字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颠覆性创新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发展”等主题进行研讨交流,并就“因地制宜推动新质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与数字化绿色化双转型”主题进行高端对话和青年对话。

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杜军表示,此次年会汇聚智慧与经验,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方向,探索优化生产力布局,加速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科技创新的关键性支撑作用和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的作用,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也为龙江加速推进科研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注入了新活力。

IMG_0272.JPG

会议现场

新闻链接: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是我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领域智库型学会,是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领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水平最高的学术组织。研究会拥有一大批从事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的著名专家学者,为国家、地方科技创新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重要支撑。

记者:彭溢;摄影:韩东贤;视频:韩东贤;编辑:李航;审核:王雪梅;统筹:王巍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