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人·暖心事|朱华:“大庆格桑花妈妈”用爱浇灌团结花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4-10-16 09:08

她是藏区孩子眼里的“大庆格桑花妈妈”,18年来,她从个人捐资助学到组织成立大庆市杏北爱心志愿者协会,带领两千多名会员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成为西部藏区孤贫失学孩子的温暖依靠。她用持之以恒的爱心点亮了孤贫失学孩子的梦想和未来,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跨越雪域高原,汇聚成民族团结的合力。

她就是大庆市杏北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朱华。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朱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此前,她还获得了全国“最美家庭”“感动龙江”年度人物提名奖、黑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优秀青年志愿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undefined

朱华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图片由本人提供) 

情系藏区孩子 爱心聚光成炬

“一撇一捺是人,三人合力为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朱华年幼时,父亲的教诲在她的心里扎下了根,助人为乐的美德从此成为人生中的一抹亮色。

长大后,朱华成为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第五作业区的一名注水泵工,她与藏区孩子结缘,始于2006年。朱华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张衣衫褴褛、双手却紧紧捧着书本的藏区孩子的照片,她的心被深深触动了。已为人母的朱华心中五味杂陈,当下萌生了资助藏区孩子读书的想法。

经过多方联系,朱华与青海省玉树州的藏族男孩多扎建立了助学关系,承担起小多扎的学习、生活费用。那个学期末,多扎来信了,信的内容里有10道算术题和一幅描绘“孩子趴在地上画画”的图画,信上写着:“我能画了,我能算了,感谢爱心妈妈。”看完信后,朱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朱华常对儿子说:“我们少去一次饭店,少买一件衣服,这并不难。把省下来的钱用在因贫困失学的孩子身上,或许就能改变他们一生的命运。”在朱华的影响下,一家人省吃俭用,一起加入到爱心助学的行动中,先后让4名孩子重返课堂。每每看到孩子们信中质朴的话语,朱华捐资助学的信念都会变得更加坚定。

undefined

朱华在西藏仁布县小学与孩子们合影(图片由本人提供)

朱华深知,要想帮助更多的藏区孩子上学读书,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她要发动更多的人长期助学。在单位领导和各级组织的支持下,2012年,朱华爱心志愿者协会成立,此后,一条条短信、一封封信件、一个个爱心包裹,穿梭于大庆油田和藏区之间,给孩子们带去了爱的鼓励与希望。

双脚丈量高原 大爱飞越雪山

2013年11月,朱华收拾好行装,带着会员们的爱心,在丈夫的陪伴下踏上了8年里魂牵梦萦的那块土地——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强烈的高原反应让她头晕目眩,但也难以平复内心的兴奋。虽然7年来从未相见,但孩子们得知“妈妈”来了时,眼里闪耀着激动的光芒。当孩子扑到朱华怀里叫出“妈妈”的那一刻,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朱华深知,知识是这些孩子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于是她又通过家访挑选了46名贫困生确定为资助对象。回到家后,朱华用了不到20天的时间,让46个孩子的资助人都有了着落。

朱华与志愿者在协会“爱心”墙前

“这里的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走进大庆市杏北爱心志愿者协会,迎面看到用一张张照片组成的“爱心”墙,朱华指着墙上“大庆格桑花妈妈”们与藏区孩子们的合影告诉记者,每张照片背后的“爱”都在延续着。

照片中一位叫卓玛的女孩,现在已经是乡村小学教师了。2013年,卓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宁重点高中,但因家境贫困难以维系学业,就在她面临辍学时,“大庆妈妈”伸出了援手。三年后,卓玛如愿考上了大学,并申请加入了朱华所在的协会,从受助人变成了援助者。她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有了能力也要回报社会。”

在给予孤贫儿童物质帮扶的同时,朱华更加注重精神上的关怀和思想引领,当越来越多的孩子命运发生改变时,他们选择了回馈社会,让这份爱不断地传递下去。

经过12年的发展,朱华爱心志愿者协会从最初仅有19名成员的志愿服务团体,逐渐成为在全国各地拥有2040名会员的大型公益组织,并更名为大庆市杏北爱心志愿者协会,协会如今成立了青海、甘肃、西藏、黑龙江杜尔伯特四个学区,与20所学校、1所托老所形成了长期帮扶关系,为417名孤儿和特困孩子找到了“爱心家庭”。

18年守望相助 民族团结一家亲

“李方,100元,不定向捐助;张璇夫妇,325条棉被,用于更换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着晓乡中心寄宿学校宿舍的棉被;王淑霞,一对一捐助拉毛巴吉……”在大庆市杏北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平台上,每一笔捐赠由谁汇入、如何支出、援授情况、物资追溯等都有着清晰的记录。对捐助人公开,接收社会监督;制定会员“铁律”准则,是协会不变的信条。朱华说:“我们必须对得起每一份信任。”

在持续多年的捐资助学中,朱华渐渐觉得,“西部助学”已不仅仅是帮助孩子们上学这么简单。这种变化源于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增加,随着“两免一补”的全覆盖,孩子们上学难的问题解决了。两年前,朱华迈出了助学转型的第一步——关爱女童行动,协会不仅给孩子送去卫生用品和内衣裤,更注重推动西部地区健康教育和女童保护观念。

类似的活动逐年展开,搭建科学小实验室,配备天文望远镜、显微镜等科学实验器材,让孩子们近距离触摸科学世界里的星辰大海;捐建图书室、音乐教室,让孩子们看到大山以外的世界……

undefined

朱华带领协会累计帮扶3万多名藏区孩子

如今,大庆市杏北爱心志愿者协会已开展“点亮微心愿”“送知识暖童心”“重温历史·传承精神联建共建”“大手拉小手”等系列社会公益实践活动850余场次,累计帮扶3万多名藏区孩子,深化了东西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青藏高原留下爱的芳香。

朱华不爱谈困难。在她的讲述中,与藏区孩子相处的日子总是充满了爱与温暖。她说:“比起我们做的,孩子们给我们的更多。就说今年过年吧,孩子们开演唱会让我看,我一个人捧着手机,心里乐开了花!为了给我打电话,他们爬了半座山,说山上信号好,让我非常感动。还有一个孩子,给我寄来了藏红花和雪莲,装在缝制的小花布包里。”

18年的爱心助学之路,不但改变了许多孤贫学子的命运,同时也点亮了爱心志愿者们的心灯。朱华说,18年的守望相助,让许多困境中的孩子知道黑龙江有一座城市叫大庆,同时也让捐助人和受助者共同感受到,有一种温暖叫“中华民族一家亲”。

记者:杨宁舒;摄影:杨宁舒;视频:杨宁舒;编辑:李航;审核:王雪梅;统筹:杨国华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