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双鸭山市宝清县顺安康药材种植基地的白鲜皮正值起苗期,亳州北药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康经宇天天往后山跑。
农户在起白鲜皮药苗
“今年比往年多育了1000多万株药苗,不下功夫可不行!”康经宇说。
种了好几年的药苗,今年为啥突然多增加1000万株?
“地里种什么,得跟着市场走,现在咱们‘寒地龙药’的行情好呗。”康经宇给记者算了笔账:白鲜皮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且价格较高。成熟后,白鲜皮可亩产干货1100斤,亩产值达12.6万元,每亩纯收益10万元左右。
宝清县是我省中草药药材种植大县,有着“中国北方白鲜皮之乡”的美誉,白鲜皮是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
“现在我们都是订单化种植,咱们的药材,生长在土壤肥沃,空气和水源都纯净的地方,品质上乘,药性突出,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康经宇说。
六年白鲜皮干货
这么好的作物,为啥之前合作社参与种植的人少?
“没钱。”康经宇的回答直截了当,中药材是长期投入,十五亩地的成本就需要十多万的资金,以苍术为例,至少生长四年才能收获,这就说明在四年的时间里,种植户只有投入,没有收获,可一旦到了收获季,效益就是普通作物的十几倍。
“但今年可不一样了,有了农行的信贷支持,我们合作社种植积极性都提高了,从这种苗的量上就能看出来。”康经宇笑着说。
合作社种植的多种中药材
今年8月,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黑龙江省分行创新研发“寒地龙药贷”金融产品,该产品的贷款对象主要包括在我省从事白鲜皮、赤芍、刺五加、人参等药材种苗繁育、种植客户。产品为纯信用贷款,最高可贷款50万,贷款周期3年到5年,每年仅需支付利息,周期到了之后,再返还贷款金额即可。
种植户楚思臣,早就盘算着种植白鲜皮,今年通过农行的“寒地龙药贷”获得了50万元的资金支持,种植了85亩的白鲜皮。
“以前看着别人挣钱,心里真痒痒,前几天合作社召开金融支持会,了解到了农行给我们提供的这个‘寒地农药贷’,利息低,贷款周期长,我提交材料后,三天钱就下来了。现在有了资金,合作社又有订单,我心里更有底了。”楚思臣说。
截至目前,“寒地龙药贷”在宝清县已经实现县域全面覆盖,建档32户,授信19户864万元,累计投放545万元。
“我们农行始终坚持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两大发展定位。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大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力度,创新贷款产品,打造‘一县一品’助力特色产业发展,让强农惠农真正落实到每一个需要的地方。”农行双鸭山市分行行长杜景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