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人·奋斗者|杜中元:把寒地“酸豆豆”变成致富“金果果”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5-01-03 07:43

“以往,茂密过剩的沙棘树枝得花钱找人切割、花钱运走,今年咱们把‘废物利用’,将沙棘树枝研碎制作成菌包培育木耳和蘑菇。”近日,记者跟随黑龙江众源冬果沙棘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林口县隆达沙棘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中元来到沙棘林,他兴奋地带着记者爬上白雪皑皑的山坡,工人正在这里切割沙棘树枝,油锯声响彻山林。

冬季沙棘满坡

这片沙棘种植基地,是我省东南部最大的寒地大果沙棘种植基地,也是全国首个寒地冬果沙棘种植示范基地,由林口县隆达沙棘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经营。2012年合作社成立以来,已发展沙棘种植户1000余户,推广种植面积20余万亩,为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等夯实了基础。

杜中元为沙棘树剪枝

做示范 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每亩沙棘进入盛果期后产值可达6000元,效益相当于种玉米、大豆的5-8倍,而且种沙棘的生态效益和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我很看好这个产业。”杜中元说,“一个人富不算富,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才算富。”

但如何说服村民跟着他一起干,可谓是“万事开头难”。为了给农民打造样板,让更多的村民信服沙棘产业可以致富,2011年,合作社在柳树镇政府的号召下,率先选择在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土甸子村丰谷屯退耕还林地块种植沙棘,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并组织村干部和农民去孙吴县考察,引进“深秋红”沙棘品种,多次举办沙棘种植技术培训班,介绍沙棘的种植效益,和农民算经济账,提高农户对沙棘的了解和认知,坚定农民种植沙棘的信心。

带领种植户学技术

合作社当年发展了15户社员,与他们签订了200余亩种植合同。2016年亩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目前合作社进入盛果期的沙棘有2万余亩,今冬预计产沙棘鲜果2万吨。

“怎么种沙棘,合作社给我们吃了‘定心丸’,从产前、产中到产后都有服务,手把手地技术指导,让我们这些人都成了种沙棘的‘小能手’。”种植户刘春良说。

合作社建立了“深秋红”冬果沙棘苗木繁育基地,每年向社员供应苗木,统一为社员采购生产物资,降低生产成本,帮助有困难的种植户协调落实贷款。在开拓市场方面,合作社加入了国际沙棘协会,与山西五台山沙棘制品有限公司、吕梁野山坡、青海康普、青海伊纳维康等企业深入合作,开展沙棘鲜果等销售业务,合作社回收农户生产的沙棘果后统一销售到国内深加工企业,为农民解决销路问题。

建立冷库存放沙棘果

创典型,打造沙棘示范园区

随着沙棘产业快速发展,对沙棘鲜果产量和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设一批集中连片、高产、质佳的示范园区迫在眉睫。“种沙棘之初全靠人力,我们一车人坐在斗车上向山里出发,坡度最高的地方得有50度,我们是人拉着人,一个推着一个上了山,现在想想挺后怕。”杜中元回忆说。

合作社选择在水土流失严重的丰谷屯新打造千亩沙棘示范园区,带动周边的榆树村、三道村、石青屯、万水屯分别建立了沙棘苗木培育基地和种植园区,通过园区的引领和带动,全镇发展沙棘近4万亩。随后又在八面通林业局发展沙棘5万亩,目前示范园区的沙棘已进入盛果期,种植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为推广合作社的做法,林口县政府还定期组织各村屯的干部农户到园区进行参观和考察,由合作社成员讲解沙棘的发展前景与经济效益。通过千亩沙棘园区的示范带动,农户种植沙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不少外出务工的人也开始回到家乡投资兴业。

年货大集上沙棘产品很畅销

2020年,杜中元带头成立了林口县浆果产业协会,为沙棘种植合作社提供平台,同时带动更多的农民合作社加入协会,形成大联盟,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为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四处奔走,向国内专家学习,初步形成了沙棘叶片、沙棘油、沙棘汁、沙棘酒等系列产品,并为周边400余位村民解决了就业。

2016年由林口县委县政府牵头,利用县里的产业扶持资金和扶贫款,在柳树、朱家、古城三个乡镇种植了1200亩沙棘,2024年冬季产出500余吨沙棘果,效益可观。合作社连续5年拿出7万株沙棘苗木提供给各乡镇,继续增加种植面积,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增加了劳动就业岗位。

谋发展,推动沙棘多样性融合

“我们将沙棘与寒地小浆果有机结合,最近就要推出沙棘树莓、沙棘蓝靛果果汁产品,还研发了小浆果冰激凌、小浆果冰鲜产品。”记者跟随杜中元来到沙棘生产车间,随着机器的轰鸣运转,一箱箱沙棘原浆、果汁都在这里产出。

如何能让沙棘的产业链无限延长,推动沙棘多样性融合发展?杜中元说:“公司不断加大沙棘产品开发力度,与哈工大等高校开展交流,在沙棘精深加工和植物萃取等方面谋求合作。企业正加大与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合作,和京东冷链云仓合作,开通了广东、河南、成都、天津、沈阳、哈尔滨云仓,让新鲜的沙棘制品次日即可送达消费者的餐桌。”

近日,在林口县,别具特色的沙棘火锅正逐渐崭露头角,成为继林口大鹅之后的又一美食名片,为冬日的林口美食增添了一抹独特的亮色。鲜嫩的牛羊肉等食材在锅中涮煮,沙棘果香化解油腻,让肉品鲜嫩多汁且独具风味。

目前,林口沙棘火锅凭借精心烹制与独特风味,吸引大量食客。“现切的羊肉在沙棘锅底里涮过之后一点膻味都没有,反而特别鲜嫩,口感很特别,我很喜欢。”一位游客说。

“沙棘火锅以林口当地的寒地大果沙棘熬制锅底,金黄的锅底散发着温暖与食欲的诱惑。沙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熬制后酸甜滋味融入汤中,带来清新果香与酸辣适中的双重口感。目前,‘棘香如意’沙棘清奢食火锅,正筹划在全国加盟连锁,为沙棘产业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杜中元介绍说。

除了围绕沙棘开发沙棘茶、沙棘果油、沙棘冻干粉等产品,2018年,公司在林口县政府的号召支持下,在林业局承包2万余亩荒山荒地、超坡地,带头示范在沙棘林地里套种月见草、蒲公英等北药,解决了农民种植沙棘前5年没有收益问题,让闲置的林间空地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2024年1月7日,在林口县委县政府和县林草局的支持下,第二届寒地沙棘冰雪文化节在林口举办,国际沙棘协会(中国)企业委员会专家与专科院校的教授参加交流,邀请了全国70多位企业家共谋发展,助力林口沙棘走向全国。

杜中元在2017年获得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黑龙江省农业技术“冬果沙棘技术推广”一等奖;2021年获得“黑龙江省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称号;2022年获得国际沙棘协会“优秀会员企业家”称号;又在2023年被选举为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回顾14年返乡创业的经历,杜中元表示:“林口沙棘承载着浓厚的地域文化与美食印记,正逐步走出林口,在美食舞台初露锋芒,未来会有更多的人通过沙棘美食领略林口特色美食文化与寒地沙棘的独特风情。”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张雪地;视频:张雪地;编辑:王佳琦;审核:孙溶;统筹:王巍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