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眼|如何“科学管理体重”成为“追风少年”?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5-04-03 02:37

儿童青少年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2025年全国两会提出,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计划。

现在牡丹江掀起了“体重管理”热潮,各学校通过假期“特色体育作业”、周末校园开放日、花式体育课程等活动,让孩子们动起来、跳起来,科学运动告别“小胖墩儿”,成为“追风少年”。

“抬轿子”比赛

武术操

跳格子

特色课程打造体育育人新名片
       新学期,牡丹江市大力调整中小学体育课课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高中每周开设四节体育课。优化课程安排,采取30-45分钟长短课结合方式,开齐开足体育课,让孩子们每天都能够沐浴在阳光下,奔跑在操场上。

跳绳变成“竹竿舞”

“速跳的基本要领是大臂夹紧,小臂不动,用手腕的力量摇绳,上身降低重心……”和煦的阳光照在长安小学的绿荫球场和塑胶跑道上,体育老师正在给学校“速跳小队”的孩子们讲解动作要领。孩子们手里的跳绳快速摇起,在空中发出“唰唰唰”的声音。双摇、编花、组合跳……孩子们将自己掌握的花样一一展现。

“学校获得过全市速跳第一的好成绩。跳绳好处很多,能促进孩子的协调能力,还能助长,我们要开展好跳绳这一优势课程。”长安小学校长季玲说,学校还开设了武术体育课程,结合《弟子规》设计了一套表演操,孩子们拳掌生风,表演得有模有样。

牡丹江市坚持“一校一品”体育课程建设,形成“体育+文化”特色教学,深受孩子们喜爱。

足球小将

近日,记者来到牡丹江朝鲜族小学校,操场上一场酣畅淋漓的足球比赛正在激烈上演,铲球、传球,队友之间配合默契,点燃场上场下的热情,啦啦队卖力呼喊。这场高水平的足球对决可不是什么比赛,而是一堂体育课。“‘真刀真枪’实战中,锻炼了孩子们的胆识,你看这群孩子多么敢打敢拼!”牡丹江朝鲜族小学校长玄松岩注视着场上的“局势”,笑着说:“学生夏季踢球、冬季上冰,那一台浇冰机器都‘40多岁’了。除了这两个优势项目,近两年女排连续拿到了全市中小学球类比赛冠军。我们争取做到每堂体育课学生都要出汗。”

足球、篮球、排球等器具,学校保量购买,实现人手一个。“你看带着孩子踢球的金红日老师,他每天早上7点半就到校,带领孩子们坚持训练。”玄松岩说,孩子们热爱奔跑,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中收获了毅力、耐力,学校的“小眼镜”和“小胖墩”越来越少。

“体育”成为假期最受欢迎的作业

“全市开展的假期体育作业活动,我觉着很有意义。老师要求每个孩子要上交一分钟跳绳视频,看谁跳得又多又好,老师带着孩子们打卡,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现在我家孩子一分钟能跳180个。”长安小学一年级五班修悦童妈妈说。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中,牡丹江市教育局组织开展“实践周公益活动”,要求各中小学校园全部开放,深度融合体育、艺术、科技等领域,开设100余个项目,打造丰富多彩的特色项目课程体系,深度挖掘学生特长潜能,将兴趣火种燃成技能火炬。

“传球、射门、好球!”3月29日,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周末开放日活动上,激情足球特训营很受欢迎,足球老师悉心传授传球、接球、射门等技巧,同学们两两一组认真练习。模拟比赛中,大家紧密配合,进攻时相互传球寻找机会,防守时齐心协力阻止对手得分。

在一旁的极速特训营里,充满了紧张而又热烈的氛围。同学们在教练的带领下,进行着多样化的体能训练。大家全力冲刺,不断挑战自己的速度极限;障碍训练区,同学们灵活地跨越,锻炼着身体的协调性与敏捷性;在学校体育馆内,体能教练为同学们量身定制了循序渐进的耐力训练计划;力量训练区,平板支撑、波比跳等项目考验着身体的极限,教练通过实时心率监测和动作指导,帮助大家掌握科学的呼吸节奏和发力技巧。

“运动真的能释放多巴胺,我现在觉着特别兴奋,我和同学们在运动中不仅能锻炼强健的体魄,更培养了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以后这种‘体育作业’可以多来点!”一名参与活动的同学笑着说。

体质提升工程构建长效机制
       在硬件保障方面,牡丹江市江南实验学校两校区投入200余万元建设智慧校园,通过“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智慧课堂+智慧体育”三大板块的深度联动,体育教育领域方面迎来革新和突破。其中,50米跑等测试项目仅需单台设备即可完成精准测量,学生体质数据自动生成可视化分析报告,为科学训练提供动态依据。

牡丹江市教育局以赛事活动为牵引,以赛促练,打造校园体育精品赛事,促进各类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全员化、常态化、品牌化。要求各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市级每年举办足篮排乒羽等单项赛事、全市中小学生艺体大会、中小学生核心体能大比武、中小学生冬季运动会、雪地足球比赛等体育竞赛活动。持续在全市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周末开放日等系列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周末放松身心、投入到自己喜好的运动中去,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赛事,让每名学生掌握1—2项体育技能,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

“为切实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我们在全市中小学发布了‘周末体育作业日’,通过常态化体育锻炼,改善学生体能素质,降低近视率、肥胖率。平衡学科学习与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减轻学业负担。”牡丹江市教育局相关人员表示,我们对学生运动采用“必选项目+自选项目”相结合的形式,根据不同年龄段,向学生推荐适合年龄特点的运动项目,家校协同推进,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生活理念。

记者:张雪地;摄影:张雪地;视频:张雪地;编辑:王佳琦;审核:王雪梅;统筹:张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