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首批集采人工耳蜗患者成功开机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5-04-08 07:44

4月8日,黑龙江省首批集采后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者集体开机。“我听见了!”在开机调试现场,多位先天性耳聋儿童和成人语后聋患者首次通过人工耳蜗感知声音。

据介绍,17岁患者小红(化名)双耳听力下降9年,作为东三省集采首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者,开机后当调试师说出名字时,立刻转头寻找声源,“我终于又能听见了!”一家人流下激动的泪水。

人工耳蜗是生物医学工程装置之一,与助听器截然不同,并不是简单的扩音器,而是构建全新听觉系统的桥梁。哈医大四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周彬说:“从电流刺激到大脑识别需要适应性训练,但今天的反应证明:这条通路完全畅通。”

目前人工耳蜗已进入集采纳,单侧人工耳蜗产品费用约5万元,手术费用按照医保政策报销。0-6岁儿童单侧人工耳蜗产品、手术费用、术前检测费用、康复费用可享受补贴政策。适应人群包括全年龄段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其中,儿童应尽早植入,一般1-6岁(依据个人情况可适当提前至10个月);语后聋成人的失聪时间越短效果越好;突聋患者听力稳定后达重度以上的患者应尽早植入。“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可以等,这是误区。”周彬说,就像学外语,越早接触越容易掌握。

周彬介绍,人工耳蜗手术的全流程首先要进行术前听力学、影像学检查(中耳CT、内听道核磁等),综合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第二步办理异地医保及残联补助相关手续;第三步进行微创手术,时间仅需1-2小时,创口隐藏在耳后发际线内,不影响外观;第四步术后4周左右开机调试,能够听见声音;第五步进行人工耳蜗调机,通过电脑和相关调机设备,对人工耳蜗的参数进行调整,确保患者在多样化的环境中均能获得较好的听觉体验。同时,建议患者术后首年的第1、3、6、12个月进行调机;术后第2年开始,每年随访一次。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发现患者的听觉感知、听觉分辨、言语能力有所下降,应及时与专业机构或耳蜗公司联系进行调机,以免影响人工耳蜗的使用。

“儿童经过系统训练可接近正常听力水平、正常上学,成人可恢复电话交流、会议参与、音乐欣赏等能力。”周彬说,植入体有数十年的寿命,部分是按照终生使用设计的。日常需要做好护理工作,应时刻保持耳蜗处理器的外表及关键部位的清洁,每天清洁麦克风收音口及监听耳机插口等容易积聚回成都地方;生活环境潮湿或者佩戴者易出汗,最好每天对处理器进行有效干燥。不需要佩戴或睡觉时,需要把人工耳蜗放进干燥盒,同时取下电池;防止处理器掉落导致受损;避免阳光直晒,加速内部零件老化,缩短寿命。

哈医大四院作为省内首批人工耳蜗植入定点医院,开设绿色通道,可通过提前预约形式,进行检查及人工耳蜗植入时间,让更多患者重获新“声”。

记者:周姿杉;编辑:陈思雨;审核:王雪梅;统筹:王巍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