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经营耕地35000亩、生产鲜食玉米4500万穗,建设生态猪场、肉牛养殖基地,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从2010年开始,集贤县永胜农机合作社立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在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上不断探索突破,成为集农机作业、鲜食玉米生产、特色养殖、文旅观光、休闲采摘、粪污处理、循环农业等多产业于一体的国家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其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在提高农业生产环境质量及农业综合效益的同时,为发展大农业提供了借鉴经验,合作社先后获得国家级示范社、省级规范社,双鸭山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最具带动能力农民合作社,省级农民创业实训基地等荣誉称号。
整修一新的农机
“2010年,依托当年中央一号文件引领,我联合村里的几个好哥们成立了合作社。当年,合作社流转村里2000多亩土地,以规模化种植模式,探索从源头解决乡村振兴和农户脱贫问题。”永胜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明坤说,合作社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在起步阶段就积极延伸农业产业基础单元,建设连接各产业单元的绿色循环经济体系。
刘明坤,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大刘”,2016年,永胜农机合作社以种植鲜食玉米作为乡村振兴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流转168户村民的近万亩土地,当年合作社种植鲜食玉米收入超500万元。“大刘”说到做到,为村民分红369.6万元,户均2.2万元。此后9年,累计分红30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增收过万元,永胜村成了有名的“万元村”。
永胜农机合作社充分利用地处黑土带核心区优势,顺应种植结构转型发展,向种植大田经济作物过渡,大力建设鲜食玉米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为完善鲜食玉米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合作社建立产业加工基地,建设鲜食玉米加工生产线12条、冷库面积4500平方米、保鲜库面积5000平方米,年产鲜食玉米棒5000万棒、玉米粒500吨。
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维修农机具
随着流转和承包土地的增多,合作社年耕种面积达到3.5万亩,建立了规模化种植基地、“三减”示范基地和黑龙江省“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经营,充分利用物联网、农技在线服务、农机智能管理、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等,提升机械化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经过几年持续努力,种植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
肉牛养殖基地
以鲜食玉米为引领,合作社立足产业发展优势,在特色养殖、饲草肥料处理、农文旅经济上多方发力,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2017年,合作社抓住国家“两牛一猪”政策,建立了肉牛养殖场和生态猪养殖基地,初步迈进从种到养链式发展阶段。
整洁的牛舍
利用西门塔尔肉牛和东北民猪耐粗饲的特性,合作社用自产秸秆做青储饲料、发酵饲料,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农业生产资源的利用率。而且绿色生态方式养殖的肉牛和东北黑猪,其市场价格更高,市场需求更大,助推合作社发展越来越快,实现每年肉牛出栏量2000多头,生猪出栏量超过5000头。
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领域不断拓宽,需要加工的农产品日益增多,合作社陆续建立大豆油、杂粮、大米、饲料、白酒、生鲜肉等多个加工车间,日可加工大豆4吨、杂粮5吨、大米60吨、饲料20吨。合作社由单纯种植业转向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
鲜食玉米生产线
几年来,合作社先后建成清洁燃料、青储饲草、有机肥料处理中心,积极探索鲜食玉米秸秆、秋熟秸秆等农业种植残余通过饲料化、燃料化就地转化,养殖业牲畜粪便混合秸秆发酵制有机肥,有机肥还田促进绿色种植等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坚持绿色生态、循环再生发展路径,积极拓展农业绿色产业链条。
合作社还推进农文旅融合,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式农业,建设永胜生态农场、采摘园、秋风酒谷旅游园区,丰富了农业产业的多样性。
为全方位满足市场需求,延长产品价值链,适应现代人群的消费方式,合作社还积极拓展电商业务,入驻抖音、天猫、淘宝、京东等8家平台,开设“黑龙永胜”品牌旗舰店,鲜食玉米、林下猪肉、绿色牛肉等日均销售2000余单,实现了产地到餐桌的直接供应。
为黑土地补充营养
2023年,合作社进入了公司化稳步发展阶段。当年带动鲜食玉米种植25000亩,解决当地人员就业240人,增设农民就业培训、品质溯源监控、产品质量检测、电商销售等综合服务中心,在保障农民就业转化的基础上,稳定产品质量,创新销售业态,形成有效的产业闭环。
目前,合作社资产达到5308.2万元,主营产品“黑龙永胜”系列农副产品,采用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模式,将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