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衫整理小闪电、鞋带蝴蝶飞起来;凉菜拼盘变魔术、饺子包得像元宝;“劳动小达人”现场竞技,劳动也能超好玩!近日,在牡丹江市首届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现场,亮点多多,精彩纷呈。
系鞋带比赛
劳育润心 寓教于趣
随着哨声响起,比赛正式开始。首先进行的是小学低段1至2年级的比赛,他们的比赛项目是穿鞋带、系鞋带和叠衣服。这两个项目看似简单,却能很好地锻炼同学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比赛开始后,孩子拿起鞋带,左右交叉穿过鞋孔并系出漂亮的绳结;一件件白衬衫,在同学们的巧手下,变得平整有序。
小学中段3至4年级的比赛是择芹菜和削土豆皮。同学们竖起耳朵仔细听规则,将茎叶分离,并去除烂叶、蔫叶;削土豆皮则考验大家的耐心和技巧,同学们抡起削皮器,把土豆削得干干净净。
叠衬衫
“一开始比赛,我手心都冒汗了!随着比赛的推进,我逐渐沉浸其中,当完成比赛的那一刻,我和同学们激动地抱在了一起。”立新实验小学四年级四班学生吕济辰说,这场劳动比赛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生活技能,还让我们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更让身心在专注中得到放松与满足,收获了满满的自豪感和成就感,真是劳动最光荣!
“参赛选手是怎么选出来的?”
“是我们在学校里比了一轮选出来的。你看我们做的面藕凉菜,色香味俱全,评委尝了,也打完分了,我们合计了一下,要带回去给班主任老师尝尝。看看我们今天的表现如何。”听到记者的提问,来自第十一中学的学生晃了晃手里的凉菜,自豪地说。
择芹菜
巧手织梦 锻炼技能
在立新实验小学的劳动活动室,一场小学高段5至6年级的包饺子比赛正在进行。“比赛要求包30个饺子,那咱们就从切面团时就数好数量,这样包的过程中就不用重复数了,节省时间。”“咱们队得流水线作业,一人负责一个工作,不要混乱……”包饺子是个典型的考验团队合作的项目,揉面、切段、压片、擀皮、包饺子、煮饺子,每个环节都需要同学们密切配合。大家一起动手,包出的不仅仅是饺子,更是团结协作的成果。
一声令下,同学们卷起袖子各司其职,“大显神通”。“这孩子饺子包得真好,两只手一对就包好了饺子,像个元宝似的,一看在家就经常干活儿。”听到了评委的点赞,记者立马凑上前,饺子在他手里“很听话”,打馅儿、对折,调整角度双手一对、一压,一个元宝型的饺子就包好了。
专注摆盘的学生
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学生端着一盘饺子邀请老师、评委品尝,他们还不忘自己尝一尝,给自己点个大大的赞!
在活动现场,还有来自立新实验小学的同学展示非遗剪纸、刺绣、编织等劳动技能。自1958年起,“劳动育人”在立新实验小学已经深深扎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立新经验”,全国声名远扬,带动了越来越多的示范区、示范校共同发展。“立新实验小学通过课堂、课后服务、课间三环相扣,营造全方位的实践育人场景,借助校本劳动教育、思政教育、研学课程、艺体活动、教育评价这五个关键维度,深度挖掘实践育人价值,全面检验并巩固育人成果,为实践育人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在校园中焕发出蓬勃生机。”立新实验小学校长张文卓说,从“全学科”备课、“多师”统筹授课、“多元”应用鉴赏三大板块进行知识整合与实践育人,引导学生跨学科探究,实现课程融合,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学生展示创意凉菜
校际交流 互学共鉴
进入初中组7至8年级的创意凉菜比赛现场,同学们将黄瓜制作成帆船造型,用苹果雕刻出天鹅造型,将小柿子切完后摆成心形,从食材的选择、加工到造型、拼盘,都展现出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场比赛丰富了我们的校园生活,在紧张的氛围中锻炼了随机应变的能力,劳动是成长的阶梯,更是梦想的起点。愿同学们在今天的竞赛中,以智慧点亮创新的火花,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了一身小厨师装扮的牡丹江市第四中学初一二十七班赵然同学,他向记者谈起了自己的感受。
“同学,你是要打水吗?我正要打水,我帮你吧!”在紧张的比赛中,孩子们互帮互助让赛场充满欢声笑语。
邀请老师和评委品尝
“劳动教育是生活的教科书。”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牟长洲表示,以往学生参与的比赛多是学科类的纸笔考试,而本次比赛则是从日常生活出发,让学生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感悟父母的辛劳与不易,也是教育局倡导的“孝亲”文化的一种体现。新颖之处是初中组“创意凉菜”赛项的设计,让学生在劳做中突出创意物化的思想,落实教育对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五育并举的关键支撑与实践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必由之路。”牡丹江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孙国荣说,近年来,牡丹江市教育局秉持“劳动照亮生命,实践赋能人生”的课程理念,坚持以“一体化建设”为核心目标,紧紧抓住“三类劳动”这一有力抓手,以“五个学段”即学前阶段的“玩中劳”、小学时期的“养中劳”、初中阶段的“技中劳”、高中阶段的“研中劳”、大学阶段的“专中劳”为实施主体,借助“五色教育”的强大牵引,全力推动大中小幼一体化建设,通过筹划、课程、实践、竞赛、师资、资源六个维度的紧密联动,深入实施劳动教育“六个一”推进模式。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劳动育人生态。本届全市中小学劳动大赛,正是“六个一”推进模式中竞赛环节的重要体现,力求以赛中学、赛中做、赛中创的形式为全市同学们提供一个集中展示劳动技能与实践成果的广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