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袋黑木耳看绥阳林区的产业强企富民路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5-05-09 11:11

“各位朋友,瞧一瞧这来自绥阳林区的黑木耳,纯天然孕育、绿色无污染,口感那叫一个Q弹爽滑……”近日,在绥森山珍抖音直播间里,龙江森工绥阳局公司农林产品经营分公司的主播正以饱满的热情向观众推介绥阳林区的黑木耳,这样的直播场景是绥阳黑木耳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直播销售黑木耳

近年来,绥阳局公司深入贯彻龙江森工集团“产业富企”方针,精准锚定自身资源优势,积极践行“大食物观”,落实“一场一品”“一局一业”战略,精心培育黑木耳产业,森林绿色食品产业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曾经毫不起眼的小木耳,如今已成长为推动林区经济转型、助力职工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绥阳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

资源禀赋,产业根基牢又稳

绥阳局公司位于长白山系老爷岭山脉东麓。这里森林资源繁茂,气候温润宜人,清新如诗的空气、纯净似玉的水源,以及恰到好处的温度和湿度,组成了适宜黑木耳生长的自然环境。

曾经,黑木耳种植不过是绥阳局公司部分职工家庭“小打小闹”的副业。随着市场对黑木耳需求的与日俱增,绥阳局公司敏锐捕捉商机,积极引导和扶持各基层单位投身黑木耳产业。如今,黑木耳种植的热潮如星火燎原般在绥阳林区蔓延开来。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从分散的家庭种植到集中的产业基地的华丽转身,生产方式也从传统的手工劳作迈向了现代化机械设备辅助生产的高效时代。

2024年,绥阳局公司黑木耳种植数量再创新高,达到850万袋,平均每袋单产高达1两,出产木耳干品85.2万斤,一等品率达44.68%。在绥阳林区土地上孕育出的黑木耳,肉厚似脂、色正如墨、口感爽滑,宛如大自然馈赠的珍馐,在市场上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和良好口碑。

晾晒黑木耳

守正创新,产业竞争力提升

绥阳局公司创新性地推行“四统一”管理模式,为黑木耳产业发展装上了强劲的引擎。统一菌包采购保证了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单产;统一田间管理工艺确保木耳绿色无污染、品质优良;统一收购增加市场话语权;统一销售实现了企业效益最大化。

绥阳局公司副总经理王凤举介绍说:“我们公司成立专班,全程跟踪木耳种植的每一个环节,及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失误,确保木耳种植全年各项指标圆满完成。同时,采用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各单位充分掌握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工艺要求。制定木耳收贮管理办法,研发木耳入出库智能管理系统,实现木耳产品可溯源,如同为木耳产品贴上了‘身份证’,激励各基层单位生产高品质木耳的积极性。”

为提高产量和质量,绥阳局公司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

2022年组建了农林产品经营分公司,引进先进设备,生产、加工、销售具有林区特色的黑木耳干品、木耳脆片、木耳酱等系列绿色天然产品,形成了五大类20余种产品,并注册了“绥森”品牌商标,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2024年建立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木耳产地溯源等功能。成功举办了第五届黑木耳采摘节和主旨论坛。建立了电商网络销售平台,通过线上直播营销提升了“绥森”品牌区域公共影响力,绥阳黑木耳的知名度和销量持续攀升。

先进的木耳加工生产线

“有些林场(所)的黑木耳栽培已迈入半自动化模式,工作人员只需通过监控系统,便如同拥有了一双‘千里眼’,随时观察大棚里木耳的温度和生长状况,并在操作台上一键操控浇水,非常方便。”绥阳局公司产业部部长许长琦说。

做强产业,为林区发展增动力

黑木耳产业的蓬勃发展,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为绥阳林区的职工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同时还带动了包装、运输、销售等相关行业的兴起,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许多职工家属和闲置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加了家庭收入。此外,随着黑木耳产业的发展,绥阳局公司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职工的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一幅产业兴、职工富、林区美的新画卷正在绥阳林区大地徐徐展开。

“如今,我们林区的道路修得越来越宽敞,路灯也亮堂堂的,以前那些破旧的房子都翻新了,环境越来越美。晚上吃完饭,大家去广场上跳跳舞、聊聊天,生活别提多惬意了。这一切都多亏了木耳产业的发展,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一位林区居民笑着说。

2025年,绥阳局公司计划种植木耳992万袋,将继续完善“四统一”管理办法,通过严格控制成本、加强田间管理、开展知识培训,以及举办第六届木耳采摘节、加快电商平台运营效率等措施,持续加强品牌建设,推动木耳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探索与旅游、康养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为林区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制作:王淼;通讯员:辛欣;记者:马一梅 李健;摄影:李健;视频:辛欣 李健;审核:王枫;统筹:杨国华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