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20%,这台原价近4000元的空调最后买下来就花了2200多,算下来比促销价还便宜。”5月,哈尔滨市民王女士定完货走出哈尔滨苏宁易购香坊万达店,身后的“以旧换新”专区人声鼎沸。随着黑龙江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升温,这样的场景正成为全省消费市场的日常风景。
五一期间,苏宁易购卖场人流如织
与此同时,200公里外的大庆汽车城,理想汽车展厅内,购车补贴与以旧换新政策叠加,吸引了不少外埠客户,销售顾问正为吉林牌照的客户办理跨省购车手续。
大庆汽车补贴吸引了有购车需求的消费者(黑龙江日报资料片)
享受补贴的新农机即将驶入稻田、养老社区的老人用上了带补贴的智能护理床……十三个补贴领域覆盖广泛,十二个领域政策已“开花结果”。
一场覆盖全省的消费革新,正以政策为笔,在龙江大地书写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
今年以来,我省拟实施补贴领域共13个,既延续了2024年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农业机械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家电产品以旧换新等12个领域的政策,又新增了手机等数码产品领域。目前,除酒店电视终端以旧换新领域补贴政策形成初稿、拟近期征求意见外,其余12个领域补贴政策均已印发实施,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
以旧换新标识
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加快落地生效。当真金白银砸向消费端,线上线下迅速掀起了一波“换新潮”。记者从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国家预拨付我省用于一季度消费补贴的10亿元国债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已拨付下达到各地,政策“输血”已全面启动。
走进家电卖场,“补贴专区”的绿色标签格外醒目。海尔专柜前,导购员熟练计算着优惠:“海尔一整套厨房电器算上国补、电商平台、苏宁易购等补贴,相当于打七折。”为让更多消费者受益,我省积极扩充补贴品类。家电产品在国家支持的12类商品基础上,将空气净化器等17类商品纳入补贴范围;居家适老化领域在国家建议的25类商品基础上,扩充到33类,让补贴更贴合居民生活需求。
五一期间,哈尔滨苏宁易购卖场热闹非凡,一场“献礼冰城,千万补贴专场活动”将消费热情拉满,受到广泛好评。“活动期间我们对于参与补贴的绿色智能家电商品,追加了不低于20%的苏宁及厂家补贴活动,国家补贴与苏宁让利叠加,让更多消费者切实享受到促销费政策红利。”黑龙江苏宁易购商品总监王世玉告诉记者,对比去年同期,苏宁易购绿色智能高端家电提升幅度很大。今年五一长假,85寸以上的大屏彩电,多开门冰箱,洗碗机及蒸烤箱产品增长均在100%以上,带动整体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0%,高端产品销售的增长,体现了消费者对于提高生活品质的需求不断提升,也充分体现了政府促消费政策的效果。
线上战场同样硝烟弥漫。一季度,淘宝、天猫、抖音、快手、拼多多五大电商平台纷纷落户哈尔滨,成为我省“以旧换新”政策合作平台。
当全省政策“大盘”稳步推进时,大庆以“叠加补贴”之策跑出加速度——市级财政投入7200万元购车补贴,与2.3亿元国省资金形成“双引擎”,直接点燃汽车消费爆点。数据显示,大庆汽车零售额猛增48.7%,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比狂飙424%,24亿元销售额中吉林、蒙东等省外客户消费占比达五成以上。
此外,我省建立2025年商户材料审核平台,推动家电、数码产品等多领域补贴申请材料快速审核,提高了办事效率,让消费者能更快享受到政策红利。截至4月29日,我省国债资金使用口径达到15.23亿元,其中汽车报废更新、置换更新,家电、数码产品以旧换新等领域均有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显示出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成效。
消费者咨询补贴情况
消费市场活力迸发,多品类销售增长亮眼。在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政策的带动下,一季度黑龙江省消费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5.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4.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5%,家具类增长31.8%,汽车类增长3.2%,这五类商品销售增长显著,拉动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3.6个百分点,充分展现了第三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立夏时节,“新”“旧”交替间,消费数据实现跃升。随着各项政策的持续推进,相信我省第三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全省经济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