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县重大项目建设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5-05-15 06:18

乙巳孟夏,肇源经开区正是一派人声鼎沸、机械轰鸣的热烈景象。年初以来,肇源县深入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突破年”工作部署,新续建产业项目28个,计划完成年度投资51.19亿元,已完成年度投资8.02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55%、38%、24%,以首季开门红跑出发展加速度。

肇源水草丰美

四大项目 产业升级动力十足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项目是产业壮大的引领。今年以来,肇源县正以四大重点项目为引擎,勾勒出产业升级的清晰图谱。肇源经开区的东侧就是海神应急装备科技产业园、华讯(肇源)智慧经济产业园和中食马铃薯雪花粉加工项目的建设现场。

占地14万平方米的海神应急装备科技产业园项目,是肇源县推动科技与智慧赋能产业升级的重点项目,由上海海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月份刚刚签约,3月启动建设,计划总投资30亿元,是2025年第一批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及东北首家海神应急装备科技产业园。项目主要生产无人驾驶船只、无人清扫车、无人夜间巡查车、无人配送车、无人充电车以及智能人防和智能安防设备生产线,打造东北安防装备制造高地。“上海海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立体安防机器人无人装备智能制造专家,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涵盖了轮式无人车、无人车+舰载无人机、无人充电车、无人清扫车、无人战车、履带式无人车、直升机、无人船八大系列,在上海、江苏、北京等省市应用广泛,该项目的落地实施,标志着肇源在智能制造赛道上迈出了关键一步。”肇源经开区副主任滕海风告诉记者,目前已完成前期手续办理和“七通一平”配套工程,项目一期预计10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50户以上,年可制造八大系列24种低速无人安防人防装备5万台套以上,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利税达10亿元。

海神系列产品之无人机

与此同时,同在园区之内的华讯(肇源)智慧经济产业园项目则正在勾勒现代农业的数字农业新探索的蓝图。

该项目是肇源县构建现代农业数字生态的重要实践探索,主要包括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低空经济、智慧农机及物联网设备、农产品检测溯源与品牌推广体系等子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年生产制造植保、巡查无人机1000台以上,培训操作人员2000人次以上,喷洒作业农田100万亩以上,年可实现产值1亿元,利润1000万元、税收300万元,安置就业岗位500人以上。

“企业将组建农业科技与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并依托肇源县大数据中心,整合卫星遥感、太赫兹技术、人工智能、低空无人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数字孪生等前沿科技,建设人工智能农业管理平台,开发数字化农业应用场景,实现‘一图观家底、一网管全县’,全方位赋能农业经济。企业有信心将项目建成为集人才、产业、资金与创新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经济示范高地。”企业负责人徐强说。

目前,项目前期手续和“七通一平”配套工程已全部办理完成,进入施工阶段,预计10月底前主体工程全部完成。种植是农业之本,精深加工则是产业链更有效益的延伸。

肇源是比较典型的农业县份,农林牧渔产值在县域经济中仍占有较高比重,但加工端链条较短,附加值较低,没有充分开发出应有的资源优势。对此,肇源县积极延链补链强链,成功与中食世纪集团合作,引进了中食马铃薯雪花粉加工项目,生产马铃薯雪花粉为脱水马铃薯制品,用于复合薯片、膨化食品、婴儿食品、快餐食品、速冻食品及鱼饵等产品生产。

“此次引进的马铃薯雪花粉加工项目,是肇源县进一步延伸食品加工产业链条、巩固壮大多元化发展路径、强化‘农头工尾’‘粮头食尾’战略的重要探索实践,对于肇源县而言,该项目投资大、效益高、带动能力强,对调优农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入中食世纪集团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肇源县将显著提升马铃薯产业的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畅想未来,肇源经开区副主任张艳明信心十足。信心来自实力。据企业负责人李春秋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投资5.5亿元,2025年5月份开工建设,2026年8月份投产运营;二期计划投资4.5亿元,2026年9月份开工建设,2027年12月份建成投产。“项目投产后,将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马铃薯加工企业,仅全粉一项年可实现产值6亿元,利税1.7亿元。”未来,企业还将对马铃薯汁液、薯皮等产品进行深度开发,生产马铃薯饮品、保健品及动物蛋白饲料等系列产品,成为龙江马铃薯产业链重点领军企业。

如果说海神、华讯、中食世纪还只是美好的蓝图,那么贝拓则是已经敲响的战鼓。

华讯(深圳)公司一角

在距离肇源县城22公里的头台镇,有一处米色建筑群,掩映在502省道边青绿的草场之中,这就是贝拓天然气综合利用及应急储备调峰项目所在地。2024年,肇源县积极响应“气化龙江”发展战略,抓住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过境的历史性地缘性机遇,引进建设了贝拓天然气综合利用及应急储备调峰项目,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占地1.1万平方米,包含100×104m³/d天然气净化装置、100×104m³/d的天然气液化装置、3万m³LNG储罐以及公用工程单元、50×104m³/d天然气CNG母站等工程的17个单体建筑已完成,场地内的各种设备、设施齐全。

大庆贝拓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广岩告诉记者,“一期项目于2024年2月17日正式开工建设,当年年底就已基本完成建设内容,2025年6月将正式投产,可日处理天然气80万立方米以上,月生产LNG1.7万吨,年实现产值10亿元,将推动县域新能源格局优化升级,有效缓解东北地区液化天然气产量不足问题,增强500公里半径内城市的天然气储备调峰能力。同时,该项目正在谋划二期建设,其中提氦设备已订购,预计10月份就可完成安装调试。”

从“项目落地”到“生态构建”,肇源县“链式思维”的精准布局,不仅仅是四大项目的加速推进,背后更是肇源力求高质量发展的一场生动实践。

扬长避短 打造特色产业体系

以上四个项目,只是肇源县产业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深切感受到,肇源县产业项目的厚积薄发,离不开系统化的思维、差异化的思路和专业化的措施,以及完善的项目建设体系。近年来,肇源深挖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先发优势,积极承接全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县域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取得了较好成效。

“经过多年的孵化培育,肇源的产业项目体系,已经形成比较固定的结构,概括起来就是‘3+4’产业体系,发展这七个产业分支,不是我们的一时冲动,而是各有凭借,比如,作为三大主导产业的食品加工、清洁皮革加工和页岩油油服产业,分别依托着境内富集的农牧渔资源、东北地区最大的皮革产业基地和大庆古龙陆相页岩油主矿区。”据肇源县副县长付晨阳介绍,多年来该县不断延伸链条、开发市场,像惠丰酸奶、德伦堡啤酒、鹅香久鹅制品、鲶鱼沟大米和水产品,已经在省内甚至东北地区具有了一定知名度,清洁皮革加工已经延伸到皮鞋、沙发加工等链条。

夏日荷花美景

而作为辅助产业的文旅经济,背靠的是肇源6500年的人类居住史、丰沛的两江湿地资源和辽金满蒙等文化积淀,走过27年的“莲花节”已成为周边地区影响广泛的文旅品牌之一;新能源产业的基础则是不竭的风力资源和适宜的土地资源,目前各类新能源电力项目已经达到15个,总装机规模939.1MW;即使是数字经济、生物经济这些“无中生有”的新赛道,肇源县布局也比较早,现在鲁源兽药已经开始二期建设,数字经济市场主体也已发展到41家,涵盖5大类别、6个行业领域。

“选对路径比埋头苦干更重要,未来,我们将立足现实基础,深化结构调整,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重塑县域产业格局和产业生态。”付晨阳说道。

健全机制 有序规范管理体系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海神应急装备科技产业园这几个项目,从签约到启动建设,周期非常短,为项目尽早投产达效争取了大量时间成本,之所以有这么快的效率,得益于一套科学管用的项目管理机制。

肇源县发改局负责人秦维涛向记者介绍说,肇源县坚持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争先晋位、跨越发展的切入点,为确保早谋划、早实施、早见效,第一是健全机制管理项目,建立了项目全流程管理“三段七步”运行机制,明确了项目推进职责分工,实现项目高标准研发、高效率争取、高水平建设、高质量运行;第二是提前谋划办理项目,每年10月份,就着手研究产业政策方向和招商引资线索,谋划下一年拟实施项目,对成熟度较高的项目,同步成立工作专班,提前推进项目审批、手续办理等领办代办,进行并联审批、容缺预审,推动更多项目开春即开工或按期开工;第三则是提级包保保障项目,由各分管副县长牵头成立16个专项工作专班和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班,全面实行“领导包保、专班推进、责任到岗到人到时间节点”的项目推进机制,对全县重点产业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定期督导、动态调度。

计划在先,调度有序,责任明确。正是在一套组合拳之下,才保障了项目建设忙而不乱、稳而不慢。

优化整合 高效协同服务体系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近年来,肇源县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形象、人人都是环境”意识,整合各方力量,统筹提升服务意识和能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作风保障。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肇源上下可谓下足了功夫。首先是加强政策服务,制定了扶持皮革产业发展“强十条”,由县纪委监委、公安、法院和检察院牵头,对肇源经开区内符合标准的企业,制定重点保护企业政策,让企业打消顾虑,安心专心于生产经营,2023年以来,保护企业数量已达到15家。

其次是统筹科技服务,在全市率先成立科技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帮助11家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拥有研发专利企业达到21家,各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孵化器企业、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32家,永铸石油、百果园分别获得省政府知识产权促进高质量发展奖和标准化创新发展奖。

第三是完善金融服务,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牵头的金融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建立了银政企常态化对接机制和对金融机构的考核评价机制,特别是探索运用商标专用权质押模式,为鲶鱼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质押贷款,实现全市商标专用权质押交易“破冰”。

特色产业体系,发挥优势谋长远;规范管理体系,健全机制促发展;高效服务体系,优化环境强保障。三大体系保驾护航,肇源县的产业发展根基越来越稳。

经过多年的奋斗拼搏,肇源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今天的肇源,正在推进新一轮产业联动、创新驱动和服务撬动战略,进一步调优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发展质量;未来的肇源,一定会以多点开花,造就满天繁星,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图片和视频由肇源县委宣传部提供

通讯员:房健;记者:刘楠 李民峰;编辑:王余行;审核:孙溶;统筹:张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