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浙江优势互补 南北携手共谋发展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5-05-23 05:33

5月23日,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期间,“黑龙江-浙江园区合作交流会”召开。这场跨越南北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了两地在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上的高度互补。

会议现场

黑龙江与浙江,一个承载“中华大粮仓”的生态与资源底蕴,一个引领“数字经济”的创新活力,在政策协同与市场驱动下,展现出南北联动的深远意义。 

当前,“东北振兴”与“共同富裕”两大战略叠加,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关键命题。黑龙江与浙江的合作,正是对这一命题的精准回应。黑龙江省商务厅开发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张若辉在致辞中表示,两省将以园区为载体,推动经贸合作迈向新高度。

现场签约

黑龙江的优势在于资源与区位:作为“中华大粮仓”耕地面积全国首位,92个开发区加速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哈尔滨、黑河等自贸片区成为向北开放枢纽。浙江则以占全省7%的开发区土地,贡献70%的规上工业增加值,数字经济、民营经济领跑全国。2024年,浙江企业在黑龙江新签约项目103个,签约额244.8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8.24亿元,南北要素流动的潜力可见一斑。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副会长郑宁海指出,浙江在粮食供应、产业链协同等领域与黑龙江合作空间广阔。例如,浙江企业可通过黑龙江稳定粮源完善供应链,黑龙江则可引入浙江技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现场推介

此次交流会不仅停留在理念探讨,更通过具体项目推动合作落地。会上,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与黑龙江省开发区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绍兴柯桥经开区与海林经开区达成共建合作。这些协议标志着两省合作从“意向”迈向“实操”,为后续项目落地铺平道路。

商会也积极发挥作用,进一步推动两地“双向奔赴”。黑龙江省浙江商会在黑龙江省有会员企业450家,累计在我省投资约3000亿元,已促成农产品深加工、智能制造等领域多项合作。

宁波市黑龙江商会会长刘学良作为在浙江扎根30年的龙江人,会上倡议“强化企业互动”,推动两地企业互访互学,以“以商引商”模式增强项目可行性。未来合作还可以聚焦数字经济、绿色农业、冰雪经济等领域。例如,黑龙江可借浙江电商平台推广“黑土优品”,浙江可利用黑龙江冰雪资源开发文旅项目,形成关联度高、支撑性强的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韧性。 

现场致辞

刘学良同时提出的“飞地经济”“反向飞地”等模式,也成为合作亮点。前者指跨区域共建园区,实现资源与市场异地整合——浙江企业在黑龙江建生产基地,利用土地与人力成本优势;黑龙江企业在浙江设研发中心,吸收技术与管理经验。这种模式打破地理限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  

黑龙江与浙江的园区合作,证明资源差异并非障碍,而是互补共生的机遇。当“黑土粮仓”对接“市场活力”,“冰天雪地”拥抱“数字经济”,南北协作为两省注入新动能。未来,将有着更多项目落地。

记者:付宇;摄影:张澍;编辑:陈思雨;审核:王雪梅;统筹:王巍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