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的版图上,一条北纬四十七度“黄金奶源带”贯穿而过,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奶牛品种和完备的产业链条,这里的乳制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近日,记者来到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开启一段黑龙江牛奶为何“乳”此鲜美的溯源之旅。
黑龙江瑞弘达牧业有限公司监控大屏
走进黑龙江瑞弘达牧业有限公司的办公楼,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块监控大屏,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各栋牛舍和挤奶大厅的画面。该公司场长助理袁广昊介绍,这里的占地面积有1001亩,目前有7栋成母牛舍、4栋后备牛舍、1栋断奶牛舍,奶牛存栏量达到15000头,牧场常年为知名乳企供应原料。
牛舍配备“消暑神器”
炎炎夏日,奶牛们的宿舍条件怎么样?会不会“中暑”?袁广昊说,他们给奶牛安排了“动物福利”:每栋牛舍都配备了智能化的风扇和喷淋装置,当牛舍内温度达到18℃时,风扇就会自动打开,而当温度上升到22℃后,喷淋也会自动打开,两套装置会相互配合为奶牛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我们的奶牛每天上3次班,上班的时间分别是7时、15时、23时,每头牛每次的挤奶时间约8分钟,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会给牛播放音乐,让它们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工作。”黑龙江瑞弘达牧业有限公司生产场长杨征武这样跟记者介绍。
双80位全自动挤奶机器人
记者来到挤奶参观厅的时候,奶牛们正在上今天的第一次“早班”。记者透过玻璃窗观察到,数千头奶牛正分流、分批走上两个大型的挤奶转盘,转盘之上,每头奶牛都有自己的“专属工位”。除此之外,其间忙碌的工作人员屈指可数。
“这两个挤奶转盘名叫双80位全自动挤奶机器人,每个转盘可同时容纳80头奶挤奶。”杨征武说,传统的挤奶转盘需要前药浴、验奶、擦拭、上杯、巡杯、后药浴等步骤,用工量较大,而挤奶机器人的每一个站位都有一套独立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分别配备单独的机器人手臂和3D摄像头激光对点,可以将奶牛的乳头结构进行拍照定位并且自动套杯,套杯后进行冲洗、验奶,挤奶完成后进行后药浴,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节省了用工量。
中心化验室
想要奶牛们产出更多更优质的生鲜乳,它们的“工作餐”可不能马虎,该公司的中心化验室内,化验主管刘彬彬正和同事们一起为奶牛们的口粮把关。饲料是原奶生产的物质基础,他们要对奶牛饲料来源、成分进行严格检验,在奶牛食用饲料前,必须确定饲料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和黄曲霉毒素B₁,粗饲料中是否含有毒有害物质和重点农药残留。
“除了把好原料进场关,还要把好产品出场关。生鲜乳被送去生产车间之前,我们会检测蛋白、脂肪、乳糖、干物质、抗生素等指标,定期进行四十余类药物残留检测,及时掌握用药情况。”刘彬彬介绍,为避免牛奶腐败变质,他们还会对每批次奶样进行微生物检测,控制菌落总数,防止超标,严格控制生产过程达到卫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