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里的“思政课”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5-06-23 07:44

近日,黑龙江职业学院依托大型工业题材原创话剧《匠心永恒》展演,开展了“重温百年工运·传承红色匠心”——“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活动,通过分众式党史宣讲大力弘扬百年工运精神,让师生在艺术感染中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的薪火相传,探索并开辟了剧场里的思政课”育人新路径,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

实践育人活动师生合影

《匠心永恒》由黑龙江省总工会主办、齐齐哈尔市总工会出品。《匠心永恒》在哈展演期间,黑龙江职业学院打破传统思政课堂边界,把思政实践课拓展到话剧《匠心永恒》演出现场。校工会、马克思主义学院、智能制造技术学院、能源与汽车工程学院和建筑工程学院师生走进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剧场,在艺术演绎的工业史诗中深刻感悟“技能报国”的精神传承。

黑龙江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师秦晶娟、黄志勇等对记者表示,这种“剧场即课堂、舞台即讲台”的模式,成功将抽象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具象化,成为生动的教学素材。《匠心永恒》剧中老工匠一丝不苟的细节追求、毫厘必争的执着信念,与学生所学专业场景形成鲜明对照和价值引导,有效拓展了思政育人空间和阵地,引导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未来有所行”,践行“厚德强技、行知合一”的校训。

思政课教师在哈尔滨工人文化宫前进行分众式党史宣讲

活动精心设计了“分众宣讲—沉浸体验—互动分享”三个环节。观演前,思政课教师杨凯结合专业差异,量身定制了《百年工运中的工匠图谱》分众式党史宣讲,将历史、人物与艺术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对工匠精神从“入耳”到“入心”。《匠心永恒》舞台艺术与工业美学的碰撞,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数字设计24-02班学生孙佳洋则感叹于剧中老工匠与“数字工匠”对“极致”追求的一致性,意识到工匠精神是不同时代技术工作者的共同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杨光宇表示,这种精准对标专业的沉浸式体验,成功激活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并进一步转化为价值认同,是育人机制创新的关键。

活动构建了“情感共鸣—历史认知—价值认同”的育人闭环。《匠心永恒》通过生动的历史叙事和人物刻画,集中展现了工人阶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奉献与担当,打破了时空壁垒,有力引领学生从情感共鸣向践行“技能报国”使命升华,从对产业工人的认知到立志成为“大国工匠”的价值内化转变。观演后,学生反响热烈。数字设计24-02班学生苗萌说:“匠人对工序的精益求精与创新,不仅是工业力量,更是坚守的人生态度。

师生观演现场

当历史的厚重记忆被赋予鲜活的艺术生命,当价值引领紧密对接学生的专业成长,思政教育就会在“观演共情”与“兴业报国”之间架设起坚实的桥梁。黑龙江职业学院通过剧场里的思政课”这一探索,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贡献了鲜活的龙江经验。

记者:王彦;摄影:王彦;编辑:李航;审核:王枫;统筹:张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