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40年困局!哈尔滨市农科院抗寒桑树新品种通过审查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5-07-01 09:52

日前,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抗寒桑树新品种“万宝红1号”和“朱钰1号”顺利通过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现场实地审查。此次新品种保护权的获批,打破了寒地桑树品种40年单一的困局,填补了高寒地区鲜食型和加工型专用果桑的市场空白,为龙江果桑产业迭代升级带来新契机。

“万宝红1号”属于大果鲜食型品种。该品种植株长势旺盛,枝条粗壮,单芽最多可结26个果实,果实长度达3厘米,大小约为普通寒地果桑品种的两倍,口感甘甜多汁,糖度高达22%,在黑龙江地区亩产可达1500斤以上。

现场审查

“朱钰1号”则是高产加工型品种。其植株矮化,发枝多且密集,抗寒性强,果实小而量多,适宜用于加工,在黑龙江地区亩产可达2000斤以上。该品种栽种当年即可结果,次年开始产生产量,第5年进入丰产期,丰产期可持续10年,每亩收益预计5000元。

评审组通过开展田间审查、对比测试,听取第一育种人李娜的育种工作汇报,并依据《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 桑属》,对新品种各项性状进行逐项鉴定。经评估,一致认为这两个品种在枝条弯曲度、叶片皱缩程度、叶基形态等多个性状上表现出特异性,且一致性、稳定性均符合相关规定,最终通过审查,同意授予新品种保护权。

培育的品种

黑龙江省果树协同创新与推广体系专家、哈尔滨市农科院“果树课题”主持人、高级农艺师李娜表示,此前,受寒冷气候及品种选育技术滞后等因素制约,黑龙江省果用桑树品种资源稀缺,长期以来仅依赖上世纪80年代审定的“龙桑1号”作为果用品种。此次新品种保护权的获批,打破了寒地桑树品种40年单一的困局,填补了高寒地区鲜食型和加工型专用果桑的市场空白,为龙江果桑产业迭代升级带来新契机。

通讯员:张衡;记者:肖劲彪;摄影:肖劲彪;编辑:王余行;审核:王雪梅;统筹:王巍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