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四五”·访谈|李冕:干字当头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5-08-02 06:52

编者按

为全面展示“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今起开设《回眸“十四五”·访谈》专栏,推出系列访谈稿件,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谈成果、话实践、说变化。

“十四五”以来,哈尔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建好建强“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重大使命责任,坚持干字当头、实干为要,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6000亿元新台阶,高质量振兴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我们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千方百计办实事惠民生、慎终如始防风险保安全,经济向新向好、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积聚。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8%,比2020年提高0.51个百分点,全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工程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大科学装置建成投用,新增(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13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达15家,跃居全球科技创新集群百强榜第47位。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航空集群、绥哈大齐生物制造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万卡智算、同创普润、哈工大卫星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竣工投产,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20年提高2.6个百分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数量分别是2020年的2.5倍、8.5倍、4倍。哈市列“2024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35位,比2023年上升5位。大力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94家,农产品加工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地,“冷资源”变为“热经济”。成功举办第九届亚冬会,筹办时间之短、参赛规模之大、不新建场馆均创造亚冬会历史,成为中国首个“双亚冬之城”。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人气攀升,高峰期游客日接待量均达20万人次以上。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尔滨热”成为新时代东北现象重要标志,2024年太平国际机场进出港旅客达2379.8万人次,继续保持东北第一,全市接待游客1.79亿人次、增长32.2%,旅游总花费2314.2亿元、增长36.7%,创历史新高,连续8年荣膺全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榜首,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正成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对外开放的新纽带,2024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超1600亿元,占全省、全国比重分别达60.7%、16.5%。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振兴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国企改革成效显著,国资委出资企业实现利润较2020年增长5倍。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稳居全国32个重点城市前列,被评为优化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副省级城市,经营主体数量超120万户,比2020年增长30.91万户。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哈尔滨新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开放功能不断完善,全市进出口总值“十四五”前四年年均增长17.2%,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对俄进出口总值突破150亿元,比2020年翻两番。深哈合作成为国家对口合作样板,累计带土移植、离土移植深圳政策129项,实施合作项目122个,完成投资430亿元,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入选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功能品质不断优化提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国家批复,松花江水源地上移、太平国际机场东二跑道、地下管网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用,地铁3号线全线通车,“十字+环线”轨道交通成网运行、里程达91.57公里,入选国家城市更新行动试点城市,松花江岸线环境整治成效明显,还水于城、还岸于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5.2%,为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年最好;松花江优良水体比例92%,干流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优”等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100%。

扎实推进民生保障和风险化解,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超过80%,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近40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四五”前四年年均增速分别高于同期GDP增速1.1个、2.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03降至2024年的1.92。完成“保交楼”项目41个、45791套,改造老旧小区5700万平方米,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万套。入选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职业技术大学。获批全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和刑事案件发案率持续下降。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十连冠”,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龙江的使命任务,以“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政治忠诚,坚定不移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根本在于我们充分利用“三基地一屏障一高地”建设的平台效应、示范效应、辐射效应,聚力“五个优势”转化,聚焦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固根本的项目,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根本在于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记者:曹忠义 刘莉;编辑:陈思雨;审核:王枫;统筹:杨国华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