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19时,一场以交响之名致敬四大经典的吴春燕《四大名著》影视金曲交响音乐会在哈尔滨音乐厅奏响。作为第37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活动之一,本场演出精选《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四部经典影视作品中的20余首传世乐曲,以恢宏交响乐为载体,带领观众循着旋律走进名著深处,领略“情、争、义、悟”四种不同的人生修行。
音乐会现场
四大名著被称作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其影视化改编中的音乐更是深入人心。从许镜清笔下悠扬婉转的《女儿情》、王立平耗时四年创作的肝肠寸断的《葬花吟》,到谷建芬谱写的大气磅礴的《这一拜》,每首乐曲都是作曲家倾注心血的艺术结晶,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当熟悉的旋律响起,瞬间将观众带回那些鲜活的名著时空。
据悉,本场音乐会演出阵容强大,女高音歌唱家吴春燕、男中音歌唱家陈剑杰等联袂献声,青年指挥李一执棒,具有百年历史的哈尔滨交响乐团担任演奏。演出曲目编排脉络清晰,按“三国”“红楼”“水浒”“西游”四大篇章依次展开,既囊括《滚滚长江东逝水》《枉凝眉》《好汉歌》《敢问路在何方》等家喻户晓的经典唱段,也包含《云宫迅音》《猪八戒和孙悟空》等极具画面感的器乐佳作,全方位呈现四大名著音乐的独特魅力。
激情高歌
这不仅是一场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与经典的深度对话——既是对文学与音乐艺术的双重致敬,也让观众在熟悉的旋律中,重遇那些刻在民族文化基因里的“情与义”“修与悟”。
音乐会开场前,女高音歌唱家、一级演员吴春燕,二级演员、北京歌剧舞剧院独唱演员冯金伟在接受采访时,满怀热情地分享了本场音乐会的亮点以及参与“哈夏”的深刻感受。
吴春燕(右)演绎《女儿情》
吴春燕介绍,本场音乐会曲目均精心选自四大名著的经典影视歌曲,如《三国演义》中的《历史的天空》《貂蝉已随清风去》,《红楼梦》里的《枉凝眉》《葬花吟》等。“四大名著是中国传统优秀的文化巨著,将其与音乐结合,是一场文学与音乐的史诗级对话。哈尔滨作为‘音乐之城’,与这样的音乐会主题十分契合,既能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又能凸显家乡音乐之美。”吴春燕激动地说。
谈及对“哈夏”的印象,吴春燕感触颇多。第29届“哈夏”期间,她就在哈尔滨音乐厅与哈尔滨交响乐团合作了人生第一场音乐会;时隔16年,再次站在哈夏舞台,再次与哈响合作,令她吃惊的是,眼前这支合作团队竟是一支充满朝气的年轻队伍,但他们的技术能力很强、音乐感觉也非常好。从他们身上,吴春燕真切地感受到,哈尔滨从政府到各个艺术团队,再到每一位艺术家,都高度重视自身艺术技术的提升。大家心怀对家乡的热爱,都希望为家乡争光,助力家乡的音乐文化走向世界。
冯金伟
“我参加过许多场与四大名著影视金曲交响音乐会的演出,但这一次的经历与以往不同,此次演出是美丽的哈尔滨举办的第37届‘哈夏’系列活动之一,站在这样的舞台上演唱,相当于从国家层面来演绎这四部经典作品,意义非凡。这充分证明了我们国家对传统经典作品愈发重视。”冯金伟说。
冯金伟多次在哈尔滨音乐厅登台演出,观众热烈的反应让他印象深刻,“我觉得哈尔滨人的音乐素养非常高。来的都是高手,很多观众对交响乐都有深入的了解,我演唱时的旋律、节奏,他们都能跟着律动给予呼应,氛围十分热烈。在全国范围内,恐怕没有几个地方能像‘音乐之城’哈尔滨这样,拥有如此浓厚的音乐氛围。”
哈尔滨浓厚的音乐氛围,与其在音乐教育领域的深耕密不可分。冯金伟直言,哈尔滨音乐学院是全国艺术院校中为数不多可以授予博士学位的学校,这是极为难得的优势。一所能够授予最高学历的音乐学院,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助力作用。因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水平演员和学生纷纷汇聚哈尔滨,无形之中为这座城市注入了许多“新鲜血液”。同时,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宝贵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哈尔滨音乐文化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