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国魂·龙江行|走进抗日烈士赵尚志赵一曼纪念馆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5-09-11 02:45

从哈尔滨出发,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到尚志市,在北环路92号,碑林环绕着一座庄严肃穆的建筑——抗日烈士赵尚志赵一曼纪念馆。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10日,记者随“热血国魂·龙江行”网络视听采风团一起走进这座纪念馆,重温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感受英雄们用生命书写的忠诚与信仰。

还原“关门嘴子伏击战”

初入纪念馆:厚重历史感扑面而来

抗日烈士赵尚志赵一曼纪念馆建筑面积960平方米,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题写的馆名苍劲有力。步入展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民族危亡的年代。

展陈内容分为“珠河民众抗战”“创建红色地盘”“传奇将军赵尚志”“巾帼英雄赵一曼”“抗联精神薪火传承”5个部分,以弘扬抗联精神为主题,以赵尚志、赵一曼两位英雄的革命战斗经历为主线,通过实物、绘画、图片等展示方式,全方位展现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及哈东抗日游击区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热情讴歌了以赵尚志、赵一曼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珠河大地抗日救国的英雄事迹。

赵尚志雕塑

聆听英雄故事:热血与忠诚的交响

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中,赵尚志将军的形象逐渐清晰:黄埔军校毕业,创建珠河游击队,木炮轰滨州,冰趟子伏击战……这位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北赵”,一生坎坷却矢志不渝。

在赵尚志骑马端坐的英姿飒爽的雕像旁,是赵尚志牺牲时的遗照,那时他才34岁。

在碑林中,穿过一排排纪念碑,仿佛看到英雄们屹立于白山黑水之间,仍在守护着这片他们用鲜血浇灌的土地。 

纪念馆自1986年建成以来,已接待参观者超5万人次,成为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而尚志市以英雄之名命名城市、街道、学校,正是对先烈的告慰。

 赵一曼烈士殉国地

赵一曼烈士殉国地:为她建立衣冠冢

展柜中,赵一曼用过的搪瓷碗、抗联战士的棉靴……每一件文物都在无声诉说着战争的艰辛。

尚志市是赵一曼牺牲地,这里修有赵一曼陵园,黑龙江省原省长陈雷为其题词“巾帼英雄”。陵园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入口是赵一曼骑马的青铜塑像和衣冠冢。

“31根柱子围绕着赵一曼的衣冠冢,她牺牲时年仅31岁。”原尚志烈士纪念馆馆长刘莉介绍说,“我们为赵一曼制作了硅胶身体,为她穿上了抗联服装,在入葬的那一刻,负责抬棺的人将玻璃棺擦了又擦,忍不住看了一眼又一眼。”

从四川宜宾的富家小姐到东北抗联的巾帼英雄,赵一曼以“红装白马”之姿驰骋战场,最终血洒珠河。

赵一曼骑马青铜塑像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封在赴死途中写给儿子的绝笔信,字字泣血,诠释了“甘将热血沃中华”的铮铮誓言。刘莉在现场朗诵这封绝笔家书时,几度哽咽。

记者手记

抗日烈士赵尚志赵一曼纪念馆外,夕阳洒在“一曼路”的路牌上,空中的火烧云格外艳。“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脑海里突然涌出赵一曼所作的诗句。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场精神的远征。英雄已逝,但他们的信念与勇气已化作永恒的火种,点亮后来者的前行之路。唯有铭记历史,方能不负时代;唯有传承精神,方能开创未来。

记者:张雪地;摄影:张雪地;视频:姜轶东 张雪地;编辑:陈思雨;审核:王枫;统筹:张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