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五常市民乐乡,空气里弥漫着丰收的稻香。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在一阵阵机械的轰鸣中,大型收割机稳步前行,将饱满的稻谷尽数“吞”入囊中。
收割水稻
“看,这片良田,种的全是我们的‘明星’——‘美龙粳2号’!”田埂边,大美龙江(黑龙江)种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美龙江种业)总经理张学永满面春风。喜悦是有底气的:“去年试种400亩,新米一上市就得到市场认可。今年我们扩大到1000亩,明年计划种植一万亩!”
让企业有如此魄力大幅扩产的“美龙粳2号”,来历不凡。它是国内首款在寒地自然环境下种植,既保持美味、又能实现低升糖的功能性水稻,成功填补了市场空白。这背后,是大美龙江种业三年攻坚、连续六代选育的心血结晶。
领衔这场“稻米革命”的是师从袁隆平院士,手握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的李继明。2022年他来到哈尔滨新区时,便许下承诺:“要为农业装上科技的翅膀,让糖尿病患者也能安心吃上软糯香甜的东北大米。”
丰收的稻田
然而,攻关之路并不轻松。当时国内低升糖水稻普遍面临三大难题:抗性淀粉高导致口感硬、风味差,且产量偏低。李继明团队迎难而上,以著名的五常稻花香2号为母本,开创“南繁北育”的加代育种模式——在海南利用温暖气候一年繁育三代,再回到黑龙江进行性状筛选。三年来,团队如同候鸟般南北穿梭,终于在2024年迎来曙光:经权威机构华测检测严格的人体试验证实,“美龙粳2号”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仅为53(低于55即属低GI食品),同时食味值高达90,与稻花香2号食味品质相当。
今年6月,“米卫士低GI五常大米”在电商平台一亮相,便迅速吸引了市场的目光。“我们今年开春就锁定了五常的千亩黑土地,全程按有机标准种植。”张学永介绍说,“眼前这丰收景象,预计能产出60多万斤低升糖有机大米。”他算了一笔账,低GI大米按每公斤49元的售价,价值是普通大米八倍以上。“推广功能稻米,不仅要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受益,还能提升稻米附加值,让农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稻谷装车
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大美龙江种业还携手医院,开展了“糖缓释主食联合稳定降糖方案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血糖变异的影响”的前瞻性探索性研究,目前已收获积极的反馈数据。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李继明博士目光坚定地表示。此刻,他的团队正以黑龙江多个优质品种为基础,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结合传统育种方法,致力于将更多健康功能与优异农艺性状“组合”在一起,让黑土地孕育出更多元、更健康的功能稻米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