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陶瓷生产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屡经变迁,受不同时代因素影响,时常出现文化断代现象。近现代以来,黑龙江本土的丰富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尚未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产品、品牌及产业体系。然而,黑龙江拥有得天独厚的陶瓷生产资源。上京窑,作为本地陶瓷产业的佼佼者,充分利用了这些资源,结合古老而现代的烧窑工艺,成功打造出黑龙江独特的陶瓷文化,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陶瓷文化影响,进一步提升了其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
在中国陶瓷历史文化的璀璨星空中,黑龙江陶瓷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属性和陶瓷特点独树一帜。其历史可追溯至7000至13000年前,期间涌现出新开流文化、渤海文化、金源文化等具有鲜明特色的陶瓷文化流派,其中尤以距今900多年的金源文化陶瓷最为引人瞩目。
黑龙江上京窑陶瓷企业创立于 2016 年,其团队历经近十年,采用黑龙江省内独具的高岭土、五色土自然资源,结合独特气候条件,以悠久历史文化与陶瓷文化为底蕴支撑,提取肃慎文化、渤海文化、金源文化中的典型文化符号及黑龙江冰雪文化元素等,在传承中持续进行创新创作。不同于传统瓷器青、白、黑、红、花色系,金色系陶瓷为上京窑所独创。自然窑变而成的釉色于黄色与橘红色间变化,极品近乎黄金色彩与光泽,数量稀缺,乃一方土木的绝美融合。上京窑现有的器型和窑炉设计建设,以及正在研发的以秸秆为燃料搭配黑龙江五色土的秸秆窑,和即将准备设计研发的运用高岭土与玛瑙结合的世界最高温柴窑,均是对部分现有陶瓷工艺的传承,亦是对金源文化及本土一些陶瓷标志性、形式性器型的传承。
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艺术品
目前,团队已成功研发并建设了三座寒地柴窑,这些柴窑的烧成温度高达1320℃,并已完成54窑的烧制工作。在此过程中,成功创作出了上京金瓷、上京冰瓷等特色陶瓷作品。这些作品的釉色丰富多变,均是在自然高温窑变过程中形成,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及收藏价值,形成了独有的品牌特色。
上京窑在创作过程中采用了柴窑裸烧工艺。其中,冰瓷的独特冰裂纹特质尤为引人注目。这种特质一方面体现在其色泽与特质上,与黑龙江的冰雪环境相得益彰。冰作为自然元素,其色彩与形态千变万化,为冰瓷赋予了独特的魅力。另一方面,冰裂纹的形成是由柴窑烧制所产生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在烧制过程中,木灰中的钾、钠和矿物质成分与二氧化硅、铁等成分在高温环境下发生自然变化,从而使瓷器表面呈现出如破碎冰面般的釉面效果。不同的烧制方式与位置会产生不同的冰面效果,使得每一件冰瓷作品都如同自然中的冰雪一般,变化无穷。
金瓷的釉面效果同样是通过柴窑烧制实现。“金”一方面是指在烧制过程中,金瓷中的铁元素在木灰不同强度的气氛下发生了变化,使得木灰与泥坯中的铁元素在价态上发生了转变。这种价态的变化过程中出现了混合态,从而使得瓷器表面呈现出如黄金般的金色釉面。另一方面含义则在于其与金源文化之间的深厚渊源。公元11世纪,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铁与血的拼杀中登上皇位。他曾言,铁虽坚硬但终会腐朽,唯有金永不朽坏褪色。因此,建国号为“金”,这一称号一直流传于东北的黑土之上。爱新觉罗氏中的“爱新”同样寓意为金。金瓷便是对金源文化中永恒不腐朽的金之精神的传承之意。
此外,经权威机构检测,金瓷作品中有害物质含量为零。在使用时,它还能增加水、酒中的钙、锌、铁等有益微量元素。其弱磁性可改善水质,使得品茶、饮酒的味道格外香醇,具备极高的使用价值。
国际文化传播 扩大社会效益与影响力
2020年,上京窑茶具荣幸地被编入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精心组织编撰的《中华茶器具通鉴》,该书为有史以来首部大型茶器具工具书,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外传播领域中,上京窑与位于伦敦市中心的“VERTICE高端买手店”达成销售合作,并于2023年2月创下金瓷单杯510英镑的销售新纪录。同时,与英国皇家艺术院开展了产学研学术交流活动,共同探索创意设计的新方向。此外,上京窑陶瓷文化的介绍被刊登在《孔子学院》院刊上,并翻译成中英、意、法、阿、日、韩六种语言,借助孔子学院平台广泛传播,通过东北网英文频道、韩文频道、俄文频道以英、俄、韩三种语言向国际社会展示其独特魅力。
在黑龙江省创意设计发展活动中,上京窑多次代表我省陶瓷文创产品亮相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东北亚国际文化博览会、黑龙江省文博会等大型展会,充分展示了其独特的陶瓷文化魅力并获得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内外参会企业家们的高度认可与赞誉。上京窑的成就与贡献多次受到新华社、新华网、学习强国、黑龙江日报、东北网等主流媒体的报道,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也在国际社会中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影响力。
未来,上京窑将致力于构建陶瓷文化与冰雪文化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模式,以打造产业的新亮点,通过创意设计为其注入活力,实现文化创新,进而实现产业换道超车。目前,上京窑正积极投入于这两个产业的研发与落地工作,力求开创陶瓷产业新模式,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稿件来源:哈尔滨创意设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