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蛇咬伤,你了解多少?一旦被咬伤,怎么做才能得到规范治疗?……前不久,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27次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在沈阳召开。期间,黑龙江省红十字(森工总)医院作为东北地区蛇咬伤治疗“牵头单位”,为9家医院授牌联合成立了“东北三省蛇咬伤救治网络”,他们将在普及蛇伤防治知识、推动蛇咬伤规范化诊疗和研究等方面协同发力,更好地控制蛇咬伤给患者带来的健康损害。一起来看看,被蛇咬伤的诊疗“必备”常识吧。
被蛇咬伤,第一时间就诊很重要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发生25万例至28万例毒蛇咬伤。由于各省区毒蛇谱有较大差异,不同地区的蛇咬伤救治水平参差不齐。为响应《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关于推动蛇咬伤规范化诊疗和研究学术行动计划》倡议,近两年,各省成了“中国蛇伤诊疗省级研究中心”。黑龙江省红十字(森工总)医院,于今年5月被授牌为“中国蛇伤诊疗黑龙江省研究中心”,该院党委书记、龙江名医、神经内科专家吕首旭教授还应邀参会与国内相关专家一同讨论制订《中国蛇伤救治指南》。
吕首旭教授介绍说,被蛇咬伤,第一时间就诊非常重要。目前,抗蛇毒血清是治疗毒蛇咬伤的首选特效药物,但被不同种类毒蛇咬伤后,抗蛇毒血清的选择及用量都是不同的。而且,要密切注意患者的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和局部伤口等情况。
去哪就诊?“救治网”带你一目了然
去年发布的《全国蛇咬伤流行病学白皮书》指出,蛇咬伤后遗症高达55.47%,残疾(截肢)占比35.18%,但45%的居民不知道抗蛇毒血清。被蛇咬伤该怎么做?据了解,首先要避免剧烈运动,尽量将受伤部位保持静止,以减少毒素通过血液循环向心脏和其他重要器官扩散的速度。其次,如果有条件可用清水冲洗伤口,能起到破坏、中和、减少蛇毒的目的。最后,迅速去恰当的医疗中心就诊。如果可能,应尽量记住蛇的外貌特征,以便医生判断其是否为毒蛇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吕首旭教授说,“东北三省蛇咬伤救治网络”的建立,不仅可以推动蛇咬伤规范化诊疗和研究,也利于广泛展开科普知识宣传及抗毒血清的相互调配及病患转诊。
据悉,目前该救治网络由黑龙江省红十字(森工总)医院、黑龙江省第二医院、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三医院、白山市中心医院、长春市人民医院、通化市中心医院、大连市旅顺口区中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六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0家医院构成,未来还将向区域性地市县扩展。
我省5到9月是蛇的活跃期
这些知识要知晓
●在黑龙江“作案”的蛇,大多是蝮蛇,也被称为“土球子”。每年5月中旬到9月末是活跃期。这种蛇在超过20℃时就会出现,尤其是雨后,活动更加频繁。虽不是剧毒蛇,如被它咬伤,被咬部位会出现肿胀、麻木、坏死等症状,要第一时间到医院注射蝮蛇抗毒血清。
●判断是不是被毒蛇“侵袭”,可观察咬痕:一般无毒蛇的牙印呈一排状,而有毒蛇通常是一对牙印,有时两个牙印会有一个不是十分清晰。
●即使明确是被无毒蛇咬伤,也建议到医院处置。因蛇长时间在野外活动,口腔内可能存在较多细菌,如处理不当,有增加局部感染的风险。
●用嘴吸蛇毒,要不得!因为人的口腔黏膜通透性很高,一旦吸吮者口腔有破损、溃疡等情况,蛇毒可以通过口腔黏膜或溃破处进入体内,导致吸吮者中毒。
想了解更多信息,扫医院二维码
图片由黑龙江省红十字(森工总)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