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菜谱学研讨会在哈落幕, 黑龙江省食文化研究会发布“餐桌文明龙江人”主题倡议
龙头新闻·生活报 2024-12-29 08:21

菜谱是饮食文化的重要文字记录,是食学研究的重要资料。28日,首届中国菜谱学研讨会在哈尔滨落幕。本次研讨会旨在推动菜谱学研究深化,继承光扬中华民族优秀饮食文化,服务大众健康文明饮食生活,促进国际食学交流。研讨会由亚洲食学学会联合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黑龙江省食文化研究会等共同举办,特邀多位国内外知名的菜谱学研究者和老菜谱藏鉴家会聚哈尔滨,分享最新成果,交流意见,共谋发展。

据介绍,中国食学界尤其注重菜谱研究,研究成果具有国际影响,形成了“中华菜谱学”。菜谱不仅记录了特定时期和区域的食材物产、烹饪技艺与饮食潮流,还反映了社会交往与饮食思想。老菜谱的历史价值日益受到重视,菜谱书的收藏鉴赏和老菜谱的复刻也成为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

9b1ecaa451c8143841db46174036ba6.jpg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何宏教授通过对食谱与食单的比较,探讨食谱的演变过程及未来走向,指出菜谱学研究不仅可以了解人类吃的文明史,而且可以还原菜品的演化过程,反映特定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黑龙江大学伊永文教授长期从事古代生活史研究,他以《东京梦华录》中的饮食现象为例,探讨了历史文献中的饮食记录对于今人了解古代饮食生活和城市风貌的重要价值。文史学者周松芳博士对老菜谱的学术价值体会深刻,他认为菜谱的发掘、考订与研究需要建立在较深厚的饮食文化史研究基础之上。0bd8e26f91ebabd1b9b7750f511d008.jpg

无锡著名菜谱藏鉴家、中华老食谱收藏博物馆馆长许华东先生收藏了5000余册老菜谱,他认为老菜谱中的传统技艺、经典菜品和文化内涵,对于当下餐饮经营的菜品创新、品牌创新、经营理念创新等,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能够提升消费者的饮食体验与饮食审美。

记者了解到,黑龙江菜谱学研究著名学者、亚洲食学论坛主席赵荣光先生对哈尔滨老厨家珍藏的《官品膳谱》,对哈尔滨道台府膳长郑兴文的菜谱学家成就路数、影响及其手定的《郑氏厨人家训》价值意义的独到研究,得到与会学者的积极呼应,热烈讨论。北京师范大学Thomas DuBois教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陈非教授,以及巴塞罗那大学硕士李首震分别就上述发表做了精彩点评。

闭幕式上,黑龙江省食文化研究会发布了“餐桌文明龙江人”主题的倡议,号召餐饮企业规范服务、大众文明进食,要点是“(餐前餐后)一秒钟、(进食取食)两双筷、(箸首前探筷枕)六公分”。号召餐饮人、社会大众同道连袂建设黑龙江新风貌,引领时代风尚,展现黑龙江人的素养、情怀、理想。会后学者们饶有兴致参观了老厨家饮食博物馆,体会了哈尔滨这座冰雪之城的美食风情。a6bc0190439065203b8e4bd5532ee23.jpg

开放包容是黑龙江地区食文化的悠久特色,有实力雄厚的传统优势,哈尔滨等众多都市越来越成为世界性的景观与美食旅游目的地。与会者一致认为:研究、弘扬黑龙江省饮食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是食学者的责任,也是每个自觉担当龙江人的应有觉悟和光荣义务。据悉,明年将在无锡举办第二届中国菜谱学研讨会。

图片由黑龙江省食文化研究会提供

记者:吴海鸥 王晓晨;编辑:王雪莹;审核:孙堃;统筹:那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