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八年级学生明年中考体育分值由40分提升到80分,其中50分是必考项目,80分完全计入中考成绩,也就意味着体育成绩与文化课成绩并重了,如果考生文化课成绩高,体育成绩偏低,非常有可能出现因为体育成绩的高低影响进入心仪的重点高中。”哈尔滨市第二十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邓成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日前,哈尔滨市教育局公布哈市中考体育改革于2026年正式实施,80分的体育成绩将计入中考成绩,同时,黑龙江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中小学校体育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推行小学、初中每天1节体育课。哈市各区2026年中考体育模拟测试也陆续启动。
近日,记者对哈市哈师大附属新区第二实验学校、哈尔滨市第七十二中学校、哈尔滨市第二十中学校进行实地走访,3所学校负责人和体育教研组组长及体育教师均表示,学校新学期采取自编大课间韵律操、成立舞龙舞狮团队、开展课间体育游戏、社团活动、模拟中考训练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确保每天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雷打不动,将运动融入学生校内日常。
●咋改?
统一测试由5分增至50分 或成“拉档学科”
此次中考体育改革政策制定曾征求过一线教师意见,哈尔滨市第二十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邓成雷就是其中的一名。说起中考体育的变化,邓成雷说:“目前,哈尔滨市的中考体育考试40分。其中,体育课成绩和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情况成绩占15分。冰雪体育项目测试占10分。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测试占10分。身体素质测试占5分。其中全市统一测试的是身体素质测试。”
2026年哈市中考体育改革后,中考体育与健康考试由日常考核和统一测试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值80分,计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其中,日常考核分值30分(2026年秋季学期新七年级正式实施),包括过程评价14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年度测试16分;统一测试分值50分,包括必测项目分值20分、必选项目Ⅰ分值16分、必选项目Ⅱ分值14分。第一类必测项目: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分值20分;第二类必选项目Ⅰ(身体素质选测项目):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掷实心球,五项必选两项,分值一项8分,两项共计16分;第三类必选项目Ⅱ(运动技能选测项目):足球运球、篮球运球、排球垫球、500米速度滑冰,四项必选一项,分值14分。
其中,必测项目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占据了统一测试50分中的20分,成为比例最大的一项考试内容。统一测试最高分50分和以往统一测试5分之间,拉高了45分的差距。邓成雷表示,中考体育成绩或成考生的“拉档学科”。
●咋考?
首次引入智能AI技术 测试全由机器报数
2026年哈市中考体育改革最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改革在中考体育11项统一测试项目中首次引入智能AI技术,为中考体育测试带来全新变化。
8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新区第二实验学校,当日9时30分,大课间,操场上分区域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吸引人注目的是中考模拟测试现场,模拟参加测试的学生面对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
“请准备,3、2、1,砰!”随着机器发出指令,参加测试的学生开始篮球运球测试,“13秒9”,机器自动报出秒数。现场操作AI系统的老师介绍,模拟测试也可以通过扫描准考证的方式对考生进行识别。在立定跳远区域,学生周子琪通过测试后,一次跳远的米数为2.35米。
800米、1000米是家长最为关注的必测项目,究竟咋测?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新区第二实验学校体育组组长夏国强是松北新区2026年中考模拟测试的考官,夏国强介绍,学生先签到入场,以学生参加测试时先穿上带芯片的对抗服,一组15人,AI机器人脸识别后,等待机器发口令。“各就各位,预备,砰!”女生跑两圈,男生跑两圈半,跑到终点后,机器自动报出学生成绩,没有任何人为因素。其他篮球过杆和实心球等测试项目,也和800米、1000米测试方式相同。
●学校咋应对?
保证课时丰富内容 每天一节体育课
面对体育中考重大改革,学校都采取哪些方法应对?7日,记者来到哈市道外区规模较大的初中哈市第七十二中学校。
当日9时30分,哈七十二中迎来第一个大课间,随着“这江山我起笔,民族血脉又几万里”《天地龙鳞》的歌曲响起,七十二中的初中生在操场上跳起自编七十二中韵律操。行云流水、挥洒自如的动作,学生在音乐节拍中尽情享受运动的乐趣。
“这套韵律操是学校老师自己编的,配乐是最流行的歌曲,动作好学顺手,大家都愿意练习。”领操员七年十一班赵怡然对记者说。八年八班孙鑫彤告诉记者,大课间跑圈也是他们每天的必修环节,不仅锻炼了耐力,对于2026年的体育中考800米、1000米也有帮助。
在体育场馆记者看到,40多名学校舞龙舞狮队的成员正在进行舞狮训练。“我是舞狮队的成员,穿上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狮子服装,有一种民族自豪感,舞动时全身都得到了锻炼。”舞狮队成员八年八班刘璨同学说。六年四班刘昊泽是舞狮队的新成员,他告诉记者,他对舞狮有兴趣,感觉像是在跳舞。
在课间环节,记者看到,学生在操场上打起沙包,正在玩游戏的安笑然和赵婉迪气喘吁吁地说,每天课间的游戏时间让人最快乐,一玩儿一身汗。
由于大课间不能容纳所有班级同时活动,没能到操场活动的班级则在班级里做起课桌操。体育教研组组长高德芳介绍,如果遇到雨雪特殊天气,学校所有班级都会在教室里做课桌操有氧运动,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哈尔滨市第七十二中学校体育教研组组长高德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的八年级明年中考时,体育80分完全计入考成绩,考省重点高中可能差两三分就落不少考生,如果没拿到体育分,可能影响在学校的排名,影响配额,与心仪的重点高中失之交臂。之前学校就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课,现在还加入有针对性的指导了,而且课堂上还通过视频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中考体育项目规则培训。”
针对2026年中考必测项目的足球运球、篮球运球、排球垫球以及500米速度滑冰如何训练?学校主抓体育工作的副校长严晓军介绍,学校重点利用每周五节体育课对测试项目进行人工指导,每周五节体育课雷打不动,每天学生在校2小时运动时间也保证一分钟不少。严晓军说:“为了引起家长的重视,学校采取请家长进班级的方式,公布中考体育测试项目考试细则、分值和难易程度,实现学生锻炼身体家校联动。”
项目全覆盖 练习下沉到小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新区第二实验学校是一所新建完全学校,是集小学初中于一体的一贯制学校。学校体育硬件设施齐全,体育馆、足球和篮球专业场地,中考必测项目的设施准备齐全。8日,记者在该校的大课间看到,不仅是明年即将参加中考的八年级学生在进行模拟测试训练,整个操场的不同区域都分布着锻炼身体的学生。
学校校长李军在操场上向记者介绍,学校现在成立了艺体工作部,现在让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全员锻炼,不仅是为了中考,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学校每周五节的体育课不允许被占用。
在学校操场,足球区域学生们在踢球,篮球区域的学生在打篮球,一部分小学生在操场中间跳大绳,还有的学生在与老师一起玩儿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学校主抓体育工作的副校长牛晓峰介绍,他们学校的学生都会花式跳绳,对于中考体育跳绳140个满分的数量都不在话下。
在操场上玩沙包的二年二班学生董龙泽告诉记者,他平时大课间还跳绳,“别看我年纪小,我还会编花跳和双摇呢!”
“踢足球、蹬三轮游戏,我大课间都玩儿,还跳韵律操。”二年三班杨子贺告诉记者。七年三班冯宇龙参加中考时就要考必测项目了,“我现在大课间就重点练习跳绳和实心球,为中考做准备。”
记者看到,学校的操场上放着可以用于中考测试的立定跳远刻度尺,初中生周子琪跳了2.35米,体育组组长夏国强老师也想试试看,跳了2.6米。他现场提醒训练的学生,“立定跳远完成后,一定要往前倾,不能后仰,因为机器识别的是最后落地位置。”
牛晓峰副校长介绍,学校是足球特色学校,还特别开设了多个体育社团,增加学生锻炼身体的机会。
强化训练 课后服务增加体育项目
规模小的学校如何应对中考体育测试?9日,记者来到哈市第二十中学校,该校是位于南岗区主城区规模比较小的学校,现在在校生300余人,学校操场一圈不足400米。学生正在操场上跑圈,哈市第二十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邓成雷介绍,虽然学校面积不大,但每周5节体育课是必保的,大课间和课间操也从不占用。针对必测项目,学校平时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最大限度不让学生丢中考体育分。
记者在哈市第二十中学一楼看到,有两间能同时容纳几十人上课的体育训练室,学生正在里面自主训练。邓成雷向记者介绍:“如果遇到雨天或者操场不够用的情况,学生就可以在室内上体育课。室内所有的训练器材,学生上体育课或课间时都可以随时拿出去,训练完了再自觉送回来。每天没有老师特意整理,但也井井有条。”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正在练习的女生。“体育课我经常练习篮球、跳绳和跑步,回到家就练习仰卧起坐。由于坚持锻炼,现在我800米能跑到3分40多秒了!”八年二班秦逸萱骄傲地告诉记者。八年二班的钟婉欣对体育课情有独钟,她告诉记者,现在800米她能跑出3分10多秒的好成绩。八年一班周嘉琪同学则对记者说,她现在特意多练习了几个必考项目,给自己更大的选择空间,比如说坐位体前屈、跳绳和立定跳远。
该校负责体育工作的副校长于野说,学校在课后服务和社团活动中也增加了体育项目,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
●学生咋练?
健康评估 专家给出自我保护方法
日前,哈尔滨市教育局依据《中考体育与健康测试项目规则(修订)》,精心制作了中考体育与健康统一测试演示视频。如何进行科学的自我训练?哈尔滨市第二十中学负责体育工作的副校长于野说:“中长跑需要长期训练,学生在课外休息的时也需要做一些适应性训练,学校也与家长积极沟通,学校除了体育课大课间和课间保证学生的锻炼时间外,家长也可以带着孩子到附近的公园练习。”
为了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保证安全,哈尔滨市第二十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邓成雷提示,初中生在中长跑练习时,需特别注意运动安全,避免受伤或过度疲劳,同时给出练习800米和1000米时关键的安全措施和建议:
训练前首先要进行健康评估,患有心脏病、哮喘等慢性疾病的学生,需经医生评估后再参与训练。
避免带伤或带病训练。着装要合适,穿轻便、透气的运动服和专业跑鞋(带缓冲功能),避免穿板鞋或拖鞋。夏季防晒,冬季注意保暖(但不宜穿过多)。
然后充分热身,进行5-10分钟动态热身(如慢跑、高抬腿、后踢腿)和关节活动(踝、膝、髋关节)。适当拉伸大腿后侧、小腿等部位,但避免静态拉伸(如压腿)导致肌肉松弛。
训练中要循序渐进,初练者从短距离(如800米)开始,每周逐步增加距离(每次增幅不超过10%)。避免突然加大强度或距离。
要保持正确跑姿,身体稍前倾,落地时用前脚掌或全脚掌,避免脚跟直接撞击地面。手臂自然摆动,呼吸节奏稳定(如两步一呼两步一吸)。
所选环境要安全,应选择平整、无障碍的跑道或操场,避免坑洼、湿滑路面。夜间训练需确保光线充足,穿戴反光标识。
训练要补充水与能量,训练前1小时少量饮水,中途每15-20分钟补少量水(50-100ml),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长时间训练(如30分钟以上)可携带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训练后应注意恢复,应做放松活动,慢走5分钟调整心率,再进行静态拉伸(重点拉伸大腿、小腿、髋部),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同时应监测身体反应,如出现持续头晕、胸闷、关节剧痛等,及时报告教练或就医。运动后避免立即冲冷水澡或暴饮暴食。
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正确方法应对,如肌肉拉伤/抽筋:应立即停止运动,拉伸患处并冷敷。出现中暑(夏季常见):应转移到阴凉处,补充含盐水分,用湿毛巾降温。运动后的低血糖时常出现,因此训练前1小时吃易消化食物(如香蕉、面包),出现头晕时补充糖分。
平时应尽量结伴练习,避免单独行动。应在教师或教练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模仿专业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作息应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训练日避免熬夜。根据个人体能调整强度,重视身体信号,避免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