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护老”致敬“七一” 牡丹江400名老人感受“幸福龙江”
龙头新闻·老年日报 2024-06-25 04:53

在“七一”党的生日来临之际,24日,由黑龙江省委老干部局、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和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老年日报社联合发起的“夕阳有约 岐黄护老”中医助力幸福龙江系列义诊活动,在牡丹江市老干部服务中心(老年大学)成功举办。此次活动联合牡丹江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牡丹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向400名老人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让他们感受到“幸福龙江”的温暖。

f2da7f477fb992ec2d876d5d4c4abba.jpg

义诊现场

义诊活动于早上八点半开始,同时进行的还有书画摄影展和教学成果汇报演出。现场气氛热烈,吸引了近千余名老年人和离退休老干部参与。其中,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专家团队和牡丹江市中医医院心内科、脑病科、肺病科、老年病科组成的专家团队,为老人们提供了专业的中医诊疗服务。

2c7c559f595fc1c2be27f078cec1d2b.jpg

顾广富医生进行中医诊疗

活动中,首届龙江青年名中医顾广富医生带来了多种中医诊疗方法,如针灸、拔罐、艾灸、耳穴压豆、埋线、火针等。他详细解释道:“中医有十八般武艺,例如耳穴压豆就是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来调整相应的脏腑功能,起到防病和治病的,实现非药而愈的效果。比如马上入伏天,我们也可以使用三伏贴、三伏灸来治疗跟寒冷有关冬天容易发生的疾病,也叫冬病夏治,效果非常明显。”同时顾医生也表示,穴位是人体最大的药库,通过刺激穴位就能起到防病治病、去除病痛的作用。进入伏天后,当老年人遇到天气热的时候缓解眩晕等症状的穴位按压方法。老年人可以按压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的百会穴,俗话说:“头为诸阳之会。”在天热的时候,按压它你就会感觉头上很凉爽,暑热也会随之排除。而养生则是非药而愈的关键所在。

7fff8eb579d22afd90657bf93c46eb7.jpg

义诊现场

活动现场,一位91岁精气神十足的老人董有成,作为交际舞协会会长,也在义诊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养生心得。《黄帝内经》中提到:“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养生极为重要。这番话引起了在场老人们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养生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注重身体健康。

此外,本次活动还举办了“丹青留韵 盛世华诞”离退休干部书画摄影展,共收集作品205幅。这些作品均来自广大离退休干部书画摄影爱好者,他们用翰墨书写奋进图景、用丹青描绘壮美山河、用镜头捕捉发展变化,用艺术的形式歌颂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9bc4d9ea1d3b192d5edfc287848a650.jpg

演出工作人员合照

在教学成果汇报演出中,老人们展示了他们在牡丹江市老年大学的学习成果。演出内容涵盖舞蹈、歌唱、器乐演奏、戏剧、模特表演等67个节目,巧妙地运用了文化元素,精品佳作汇聚一堂。这不仅呈现了一场暖意融融的视听盛宴,也展示了牡丹江市老年大学“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办学宗旨,努力践行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办学理念。

7735018c061e81169c50c9f6106ff3c.jpg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书记董奇峰

“老年人现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牡丹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书记董奇峰表示,此次活动非常有意义,既传承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的中医药方面的历史,同时也体现了我省对老干部们的关心和爱护,把中医药文化传承到地方,让老人们能够零距离地感受到这种文化的熏陶。同时在今后将继续聚力老干部工作,尤其是要发挥老干部在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发挥好老干部的正能量。提供好平台让他们能够继续发光发热,从而助推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和变化。


本报记者:孙玮悦 

责任编辑:刘文文

审核:乔惠琳 统筹:李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