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客夜话​|有一种日子叫"猫冬"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采客 2024-12-04 07:58

此时,我的故乡黑龙江已进入了漫长的冬季,天寒地冻,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广大乡村已进入全面的冬闲模式。乡亲们躲在家里,火炕烫着屁股,炒上一锅瓜子,大锅里烀上五花肉,缓上一盆冻梨、冻柿子,任它屋外的“大烟泡”风雪呜咽……"猫冬",是黑龙江父老乡亲暂避寒冬、养精蓄锐的方式,也是他们战天斗地的生活智慧。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黑龙江乡村的“猫冬”生活,看看东北人在冰天雪地的漫长冬季里,靠什么撑起一个个热气腾腾、充满人间烟火的日子。

微信图片_20241203133958.jpg

冬日里的东北乡村,寒风凛冽,但屋子里却是热气腾腾。东北人早早地储存了大白菜、土豆等蔬菜,这一冬天不愁吃喝。

一进入冬天,农村家家户户开始杀年猪,炖上一大锅的杀猪菜,亲朋好友齐聚一堂,肉敞开吃,酒放开喝,此等红火热闹,只有在“猫冬”时才能得见。老亲少友坐在热炕头上,喝点烧酒、吃点酸菜粉条大肉片和血肠,别提有多舒服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是东北人家对红红火火日子最朴素的礼赞。

微信图片_20241203113149.jpg

东北的冬天是冷的,可东北人的心却是滚烫的。漫长的极寒天气让乡亲们学会了“抱团取暖”,谁家有点事儿需要帮忙,都不用招呼,乡亲们自己就来了。

在东北的乡村,“猫冬”时的“大工程”当属包黏豆包。大家聚在一起,窗外刮着白毛风、大烟泡,屋里却是热火朝天,大伙儿忙里偷闲,插科打诨,尽显东北人的乐观与幽默。

微信图片_20241203113205.jpg

在乡村里人们干啥都喜欢扎推,谁家一开始烀红小豆、揣大黄米面,那家家就接上茬了,这可忙坏了村里各家的巧手媳妇儿,今天上老王家帮忙,过两天还得去老赵家……一家干活几家忙,邻里们凑在一起有唠不完的家常,热闹红火,透着喜庆。

东北的乡亲们从来不吃独食,好的东西是一定要分享的,给城里的亲戚朋友送上一波黏豆包,串门的客人临走也要拿上一兜子,剩下的存在室外的大缸里,能吃到来年开春。

微信图片_20241203113124.jpg

“猫冬”,是东北乡亲们的一种生活智慧,也是一种人生态度,在东北乡村,“猫冬”并不是一种生活的暂停,而是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是乡亲们以民礼地、以食敬天的融合与理解,是一场对生活的奋斗。

那道地的东北话,热烈、张扬,自带二人转式的说唱风格,走到哪热闹到哪。而这一盖帘一盖帘的黏豆包,是东北乡村最道地的烟火气。如果你也好这一口,这乡村的“猫冬”生活或许就是你“打卡”东北的理由。

微信图片_20241203113349.jpg

如今的黑龙江乡村,冬天早已不再只有“猫冬”这一种选择,生活条件的改善让人们每天都可以吃到四季的新鲜蔬菜,享受更多的与城市一样的物流服务,但“猫冬”背后的生活智慧,却依然值得我们珍视。


龙头采客:付力

编辑:仲一鸣

审核:杨任佳

统筹:姚艳春

投稿邮箱:longtoucaike@qq.com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