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客夜话|母亲的手艺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采客 2025-03-24 07:49

母亲去世已经整整20年了,但在老家那间光线黯淡的杂物间里,还静静地摆着几个纸缸,它们的颜色早已泛黄发灰,但每当我的目光触及它们,往昔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母亲糊纸缸的身影也随之清晰浮现。

e96a05aa9e3db36634c03700c768429.jpg

我上小学时,家中经济拮据,每一笔开支都要精打细算,母亲便利用家中积攒的纸壳子糊成纸缸,用来装粮食、杂物,既省钱,又能物尽其用。

母亲先把那些或大或小、或厚或薄的纸壳子收集起来,放入一个大木盆里,再倒上温水,让纸壳子慢慢浸泡其中。她一边干活一边轻声念叨,像是在和纸壳子对话,诉说着生活的不易,又像是在安抚即将开启新使命的它们。纸壳子浸泡的时间不能太短,否则不够软烂,难以塑形,也不能太长,不然就失去了韧性。母亲总是将这看似简单却又需要十足耐心的步骤拿捏得恰到好处。

待纸壳子泡软了,母亲把它们揉碎再从水中捞起,用力拧干水分。然后,挑选出一个大小合适的瓷缸,倒扣着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桌子上,再把泡软的纸浆均匀地一点一点地糊在瓷缸上面。她的手指灵活地舞动着,将纸浆按压平整。

为了让纸缸更加牢固,母亲还会在糊好的纸浆上再刷上一层自制的浆糊。经过一下午的等待后,纸浆完全凝固,她把成型的纸缸从瓷缸上取下,至此制作纸缸的第一步宣告完成。

微信图片_20250324113824.png

接下来糊纸缸的过程漫长而繁琐,母亲却从不觉得厌烦。她坐在那张旧木凳上,身旁放着一盆浆糊、一堆废旧的书本或报纸,快速地将他们一层层糊在纸缸上面,一坐就是一上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为她镀上一层暖黄的光晕,那画面成为我童年记忆中最温暖的定格。

如今,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母亲过世后的这20年,我在生活里摸爬滚打,每当遇到挫折与迷茫,总会想起母亲糊纸缸时专注坚韧的模样。这纸缸见证了母亲为家庭的辛勤付出,承载着那段虽艰苦却充满温情的岁月,也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真谛:无论日子多么艰难,只要心怀希望,用双手去努力创造,就能让平凡的生活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龙头采客王国亭

编辑:杨任佳

审核:仲一鸣

统筹:姚艳春

投稿邮箱:longtoucaike@qq.com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