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客夜话丨断桥遐思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5-05-03 07:56

“五一”假期,我与家人专程奔赴辽宁丹东,只为拜谒著名的鸭绿江断桥。

这座桥,绝非普通的建筑遗迹,它静静伫立在鸭绿江畔,宛如一部厚重无言的史书,深情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以及深深扎根于华夏儿女心中的家国情怀。

mmexport1746147100396.jpg

在悠悠流淌的鸭绿江上,远远便看见一座桥,它一边扎根在中国的大地上,延伸至江心后却“戛然而止”,伸向远方的是一段残垣断壁,宛如历史的伤口,触目惊心,无声地向世人展示着曾经遭受的惨痛创伤。鸭绿江的江水悠悠荡荡,波光闪烁,与眼前饱经沧桑的断桥形成了鲜明对照。

mmexport1746147108039.jpg

75 年前的那个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义无反顾地通过这座桥跨过了鸭绿江,开启了长达三年的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征程。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志愿军战士们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抛头颅、洒热血,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防线,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保家卫国史诗。

  彼时的鸭绿江大桥,是志愿军奔赴前线、运输物资的生命线。然而,美军为了切断我方支援,在1950年11月8日至14日间,多次派遣轰炸机对大桥展开狂轰滥炸,大桥在猛烈的轰炸中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三座桥墩被炸塌,中方一侧仅存四孔残桥。

如今,断桥的每根桥梁柱上都悬挂着有关这座桥的历史照片,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串联起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每一位游览者都真切感受到那个热血澎湃、激情燃烧的年代。

mmexport1746147112554.jpg

沿着桥身缓缓踱步,脚下的木板发出轻柔的声响,仿若历史的跫音在耳畔回响。桥栏之上,弹痕累累,密密麻麻的痕迹宛如岁月的烙印,无声见证着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惨烈战争。轻抚这些弹坑,粗糙的触感传递着岁月的温度,刹那间,我仿佛穿越时空隧道,置身于那段战火纷飞的日子,看到了志愿军战士义无反顾地向着保家卫国的战场奋勇奔去,那一个个挺拔的身姿,犹如钢铁巨人,撑起了民族的脊梁。

站在断桥上,江风轻轻拂面,带来丝丝凉爽之意。极目远眺,对岸连绵起伏的山峦、错落有致的楼房,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此时此刻,我愈发深刻地领悟到鸭绿江断桥的深远意义。它不仅是那场残酷战争的忠实见证者,更是和平的坚定守护者。往昔,它曾是中朝两国友好交流的重要纽带,如今,它时刻提醒着人们要倍加珍惜用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

mmexport1746147120354.jpg

       鸭绿江边,天空湛蓝如宝石般澄澈,白云朵悠悠飘浮在空中,温暖的阳光倾洒在断桥上,投下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光影。江面上,游船穿梭往来,游客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尽情享受着这惬意悠然的美好时光。在这一片欢乐祥和的背后,断桥宛如一位沉默的卫士,庄严肃穆,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庇佑着人们的幸福生活。

这座断桥,承载着中华民族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更凝聚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世界的和平稳定而不懈奋斗 。


龙头采客田少东

编辑:杨任佳

审核:仲一鸣

统筹:姚艳春

投稿邮箱:longtoucaike@qq.com


小贴士:

        1950 年,抗美援朝战争的烽火燃起,鸭绿江大桥成为志愿军奔赴前线、物资运输的关键生命线。彼时,美军为了切断我方支援,多次派遣轰炸机对大桥展开狂轰滥炸。1950 年 11 月 8 日至 14 日,大桥在猛烈的轰炸中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三座桥墩被炸塌,中方一侧仅存四孔残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