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客夜话∣观影《731》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采客 2025-09-18 07:40

九月十八日,一个刻入民族血脉的日子。单位组织我们走进影院,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观看在哈尔滨举行全球首映的电影《731》。片终人散,我独坐席间,仿佛仍置身于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洪流中,心头如压巨石,沉重得难以呼吸。

微信图片_20250918160339.jpg

这部历时十余年筹备、六年跨国取证、历经严格审查、最终得以面世的历史纪实片,虽已删减了大量侵华日军的残酷罪行镜头,但其震撼力丝毫未减。在九一八事变九十四周年这个日子公映,恰是对历史最深刻的回应。

影片将时间指针拨回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揭露了侵华日军731部队在哈尔滨平房区以“防疫给水”为幌子,秘密进行细菌战研究,以活体实验残害无数平民的暴行。通过平民视角,我们跟随小贩王永章的命运轨迹,见证他被虚假承诺诱骗进入“特设监狱”,遭受冻伤、毒气、活体解剖等非人折磨。这一段血写的历史,刺痛着每一个观者的良知。

微信图片_20250918160345.jpg

虽然我曾多次走访哈尔滨平房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但当那段历史通过电影艺术具象地呈现在眼前时,心灵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影片中,冷冻室里,日军用铁锤敲击冻僵的手臂;毒气室内,母亲以肉身护住啼哭的婴儿;解剖台上,冰冷的手术刀划开仍在颤抖的躯体……镜头缓缓扫过写满编号的记录册——每一个数字,都曾是一个鲜活的生命。“这里无人生还”“你若记得,我便活过”,两句台词如冰如刃,刺入记忆深处。

放映厅中鸦雀无声,仿佛一座庄严的法庭。正如导演赵林山所言:“让影院成为正义的法庭,每一位观众都是审判者。”当银幕上出现在哈尔滨人们在严冬中排长队参观罪证陈列馆的画面时,我不禁热泪盈眶——这是一个民族不忘痛的坚韧,是文明生生不息的希望。

“历史的记忆是民族的根,勿忘国耻是民族的魂”。我们铭记黑暗,正是为了守望光明;回望苦难,更是为了珍视和平。民族的伤痛,我们不能忘、不敢忘、也不会忘!

当下世界变乱交织,危机潜涌,更须铭记来之不易的和平。坐在舒适的影院,回想那些曾经挣扎呐喊的生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唯愿祖国强大,更强大!

6d0898db602d47d5b133b6eaeebc3fe3.webp

走出影院,国歌在心中回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歌声从未像此刻这样领会其深意。路过公园,不觉唱起了非常熟悉的《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勿忘国之耻,吾辈当自强。


龙头采客:黎明

编辑:杨任佳

审核:仲一鸣

统筹:姚艳春

投稿邮箱:longtoucaike@qq.com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