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在龙江 | 匠心育龙药 品质立标杆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5-09-12 05:38

初秋的林区,绿意依旧很浓。驱车沿着去往东方红林业局有限公司的林间小道前行,路旁苍翠林木飞速后退,偶有开阔田野映入眼帘,田垄间作物已染浅黄,森工人忙碌的身影为这幅乡野画卷增添了几分生动。

管护刺五加

东方红局公司地处北纬47度“黄金种植带”,这里生态禀赋优越,夏季温润、冬季积雪,孕育了刺五加、五味子等200多种中药材,是天然的“药材宝库”。林区内野生刺五加分布广泛,仿野生种植面积已达34万亩。值得一提的是,经中国科学院权威检测,这里野生刺五加的刺五加苷E、紫丁香苷、异嗪皮啶等核心药效成分含量,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在东方红局公司刺五加育苗基地,苗圃技术员王健林正和同事们进行人工除草。“这季节杂草长得快,一亩地得两三个人忙活大半天。”他直起身擦了擦汗,指着绿油油的苗床说,“我们不用化学药剂,这样能避免土壤残留、药材吸药,保证每株苗都是干净的。”

目前,基地在床刺五加苗木达300余万株,其中200万株为两年生苗木。“你看这秆茎的木质化程度,结实得很。”除草间隙,一旁的苗圃副主任吴新拎起一株苗木展示,“来年开春,这些苗一部分供我们自己上山搞仿野生栽培,一部分对外销售。我们的苗木质化程度高、成活率好,周边县市都认可,2025年订单已经排了不少,后续随着GAP基地的名气打响,销量肯定还能涨。”

刺五加果

据了解,2025年4月,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印发《2025年经济作物产业发展工作要点》,明确将刺五加列为“寒地龙药”首位经济品种,提出做深“刺五加+”文章,推动其向药品、食品、保健品等多领域延伸。龙江森工集团迅速响应,依托东方红局公司优质的资源与技术优势,积极推动刺五加产业高质量发展。

离开育苗基地,东方红局公司森林经营管理部副部长孙源带领记者前往30公里外的西南岔经营所——这里近4000亩林下地块,都栽着仿野生刺五加。

“这一片就是我们的仿野生刺五加栽培地块,现在全局14个林场(所)的深山区都有种植,累计面积达3.48万亩。”孙源指着连片的林地介绍,“7月末,这个基地刚通过审查,成为黑龙江省首批通过刺五加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符合性检查的企业。”

孙源进一步解释道,仿野生栽培完全依托自然环境,几乎不进行人工干预:“苗木种在深山林下,跟着自然节律生长,品质和野生的没差别,药效成分也能稳定保留。”

长势良好的刺五加

对于刺五加产业的未来,东方红局公司森林经营管理部部长王永成有着清晰规划:“接下来,我们会继续优化换茬育苗结构,丰富育苗种类,加快建设集团级东方红刺五加种质资源库,从源头守住品质和产量。同时重点做强‘东方红刺五加1号’特色品牌,通过品质提升和推广,让它成为东方红道地药材的名片。”

目前,龙江森工集团野生刺五加栽培面积已达150万亩,是黑龙江省“龙九味”中药材品牌的核心产区。今年,龙江森工集团还依托森工中药材公司,以道地刺五加为原料,打造出省内首家掌握食品剂型口溶膜生产包装技术的企业,推动刺五加从“田间”迈向“终端”。通过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持续培育中药材领域新质生产力,加速实现从传统种植向高附加值产业链的跨越。

从育苗基地的绿色苗床,到实验室里的技术攻关;从通过GAP认证的标准化种植基地,到走向市场的多元产品,龙江森工集团的“一株药”产业,正以全链条布局、科技赋能、品牌突围的姿态,在大健康产业赛道上稳步前行,让北纬47度的“药香”飘向更广阔的市场。

通讯员:邓磊 周靖禹;记者:马一梅 李健;摄影:李健;编辑:王思琦;审核:彭溢;统筹:蒙辉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