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式思政课暖人心!让抗联精神扎根青春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5-10-10 09:30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牡丹江市多所学校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其中,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与牡丹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分别组织师生走进革命遗址,以实地体验、交流分享等多种形式,让师生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在感悟中汲取前行力量。  

清晨,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部分师生怀着崇敬的心情,奔赴林口县刁翎镇三家子村——八女投江殉难地和烟筒砬子密营遗址,开展“重走东北抗联路”研学实践课。此次活动以“读一读、走一走、看一看、讲一讲、唱一唱、写一写”的形式,打破传统课堂界限,打造了一堂生动的“五观思政”课。

“重走东北抗联路”研学实践课

站在乌斯浑河边,寒风凛冽,却丝毫未减师生们的敬意。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学生梁思辰说:“本次研学活动让我们深刻理解体会了东北抗联精神、八女精神。站在乌斯浑河边,寒风依旧,却吹不散八位女战士的壮烈,她们用青春热血铸就了民族不屈的脊梁。”

活动现场

“此次红色研学活动,让我们走进革命旧址,触摸历史痕迹,聆听英雄事迹,我深刻体会到了当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先辈们的坚定信念与无畏精神直击心底,这不仅仅是一次历史知识的学习,更让我们树立了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感。未来,我们将会以更昂扬的姿态面对挑战,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担当。”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学生刘文静说。

据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教师王丽介绍,本次“重走东北抗联路”活动打破了学科界限,引导学生以多元视角理解历史。“我们借地理知识分析运营选址的战略智慧,用生物知识体会极端环境的生存韧性,通过历史考证与语文表达深化认知东北抗联战士在绝境中展现出的信念与坚韧。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更为青少年注入心理韧性,激励他们积极应对学业与成长挑战。”

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解

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党委书记孙奇峰阐述了活动设计的初衷:“我们设计这节‘五观四正’实践课,就是想通过‘读一读、走一走、唱一唱、写一写’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寻觅遗迹时深化问题的探究,在祭奠英魂时引领价值构建,在体验感悟时促进能力提升。最终通过这节实践课,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牡丹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也组织师生开展了“追寻翰章足迹,传承抗联忠魂”红色研学活动。师生们来到镜泊湖畔的英雄土地,在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中,感悟抗联精神,汲取成长力量。

活动中,师生们首先来到翰章园。大家手捧白菊,缓步走向陈翰章将军纪念碑,依次敬献鲜花、鞠躬致敬,用庄重的仪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在聆听讲解员讲述陈翰章将军的英雄事迹时,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陈翰章将军“宁死不当亡国奴”的壮志豪情。

“追寻翰章足迹,传承抗联忠魂”红色研学活动

现场,还开展了湖畔研讨会,以“我心中的陈翰章”主题进行分享,同学们踊跃发言,分享自己对陈翰章将军的敬仰与感悟。在知识抢答环节,大家积极参与,在问答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抗联歌曲传唱环节,激昂的歌声回荡在湖畔,让英雄精神深深融入青春记忆。

研学队伍还走进了江山娇实验林场。作为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基地,这里为同学们提供了亲近自然、学习知识的良好平台。在林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学习筛选优良树种,探究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通过自然科普导览,认识了红松、云杉等十余种树木,并收集枝叶制作标本。同时,大家还聆听了革命先辈在山林中的战斗故事,进一步体会到了爱国精神与无畏担当的深刻意义。

走进江山娇实验林场

牡丹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研学活动是一堂浸润心灵的思政课,学校将红色资源与自然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转化为生动的育人教材,助力青少年让抗联精神扎根心底,引导他们以坚定步伐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续写荣光。

此次牡丹江市两校开展的红色研学活动,不仅让师生们在实地体验中加深了对革命历史的了解,更让红色精神在心中落地生根,为广大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也为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

记者:周姿杉;摄影:周姿杉;视频:董广硕;编辑:王思琦;审核:彭溢;统筹:蒙辉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