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哈尔滨市林业和草原局科研中心成功将两只康复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短耳鸮幼鸟放归自然。此次放归,标志着历时近一个月的专业救护行动圆满收官。
两只短耳鸮幼鸟
据科研中心工作人员介绍,5月中旬,两只奄奄一息的短耳鸮幼鸟被热心市民意外发现。接到救护热线后,科研中心工作人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工作人员立即使用专业保温箱和软布妥善包裹幼鸟,防止幼鸟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二次伤害,并在30分钟内将其安全转运至中心。
经初步检查,两只幼鸟约3周龄,处于“离巢前期”的关键阶段。它们的虚弱状态主要由严重营养不良和强烈应激反应所致。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为幼鸟补充电解质溶液,稳定生命体征,并排除骨折等外伤风险。
成功放归大自然
救护期间,工作人员对幼鸟进行隔离照料,制定科学的营养补充方案,逐步从人工饲喂过渡到活饵投喂,帮助它们恢复野外自主捕食能力;同时,定期开展循序渐进的飞行训练,强化其野外生存所需的体能与飞行技巧。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护理和科学评估,确认两只短耳鸮幼鸟的健康状况、捕食能力及飞行技能均已达到野外放归标准,于12日上午顺利放归自然。
短耳鸮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夜行性猛禽,主要以鼠类为食,在控制啮齿动物数量、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短耳鸮幼鸟在野外的自然存活率不足50%,因此,专业、及时的救助是提升其种群生存几率的关键。
(图片由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