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备受瞩目的第二届全国优秀交响乐作品展演《松花江组曲》交响音乐会在哈尔滨音乐厅震撼奏响。这部由青年作曲家臧婷精心打磨的音乐巨作,宛如一幅徐徐铺展的音乐长卷,生动描绘出松花江畔的绮丽风光与人文百态。
《松花江组曲》由七个乐章构成,每个乐章都是臧婷对家乡的独特诠释。据臧婷介绍,第一乐章重点介绍松花江的历史,音乐中蕴含着杨靖宇《第一路军军歌》的元素来展现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斗争;第二、第三乐章以鄂伦春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民歌为动机,融入琵琶、唢呐,展现松花江流域的渔猎生活;第四乐章用轻柔的旋律描绘松花江畔夏日的美景与宁静,音乐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抒发;第五乐章以湿地为背景,通过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节奏,展现猎归后的喜悦与江畔的生机盎然;第六乐章则以二胡独奏为主,运用音乐的拱形结构表现松花江上的桥;第七乐章以宏大的交响长歌作为终曲,将松花江组曲推向高潮。尾声部分,乐队演奏家们一起唱出“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表达对松花江的深厚情谊。
臧婷接受记者采访
谈及创作初衷,臧婷直言:“作为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从小在松花江边长大,松花江就像母亲一样哺育着我们,为此三年前萌生了为这条母亲河创作一部音乐作品的想法。”为了创作《松花江组曲》,臧婷沿江进行多地采风,从多个少数民族的民族小调、舞蹈音乐、器乐曲等艺术形式中广泛取材,并通过运用不同的音乐元素,模拟出江河奔流的声音、波涛汹涌的气势以及水波荡漾的柔美。
臧婷排练中
《松花江组曲》不仅生动描绘了松花江四季变换的丰富音乐画卷,深刻凸显了其百年来历经沧桑的历史兴衰变迁,更深情地抒发了哈尔滨音乐人对这片黑土地的深厚情感与无限眷恋。臧婷说:“我能带着这部作品参与到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中,特别开心与荣幸。无论在音乐创作手法上,还是在创作理念上,我想通过我的音乐来展现家乡的美,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和故事传说,亲身感受这片土地上的无限热情与活力。我希望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能越办越好,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