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东方杯”第三届朗读者大赛活动走进黑龙江东方学院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5-10-16 10:25

为传承红色基因、凝聚青春力量,进一步将红色诵读热潮延伸至校园场景,10月15日,黑龙江省“东方杯”第三届朗读者大赛活动走进黑龙江东方学院。50名学生在校园内深情朗诵《文化的力量》,用声音串联历史与当下,让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在校园中激荡。

活动现场,学生们衣着整齐,身姿挺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朗诵队伍齐声吟咏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饱满的感情、激昂的语调,将现场听众仿佛带回1945年举国欢腾的胜利时刻。从引用孔子“志于道、据于德”谈人格修养,到提及贾谊《过秦论》论历史智慧,学生们的诵读时而铿锵有力、时而温情婉转,每一段落的衔接自然流畅,将中华文化跨越千年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朗诵现场

“第一次在集体诵读中感受到‘穿越感’,当我们齐声念出‘为国而忧、为国而喜’时,我突然懂了什么是‘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连’。”参与朗诵的黑龙江东方学院人文学院202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陈京遥难掩激动,“以前觉得‘文化力量’很宏大,现在才明白,它就藏在杜甫的诗里,藏在先辈的智慧里,更该落在我们这代人的行动里。”朗诵团队成员、202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韩丙杰表示,反复排练的过程让自己对历史有了更深理解:“读《过秦论》时,老师帮我们分析‘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我才知道,古人的智慧至今还在指引我们,这种认知太珍贵了。”

“这场诵读不只是‘读文字’,更是‘传精神’。”黑龙江东方学院人文学院2025级辅导员杨钱全程指导活动,她感慨道,《文化的力量》将历史事件、经典诗句与先贤思想融为一体,学生们在反复打磨语调、揣摩情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重温了抗战历史、读懂了传统文化的深意。“当他们用真挚的声音念出‘中华文化的基因里镌刻着伟大复兴的密码’,我能看到文化自信在他们眼中发光——这正是朗读者大赛走进校园的意义,让文化力量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成为他们成长的精神养分。”

据了解,黑龙江省“东方杯”第三届朗读者大赛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共青团黑龙江委员会联合主办,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承办,黑龙江省老区建设促进会、黑龙江东方学院协办。大赛以“山河回响·浩气长歌”为核心主题,旨在通过声音这一温暖的媒介,诵读抗战历史、英雄事迹、经典诗文及烈士书信,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与东北抗联精神,激励龙江儿女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诵读经典

作为大赛冠名协办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坚守“立校为公、厚德树人”的核心价值,将“五育并举”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立足龙江,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核心使命,办学至今,已累计为国家输送6万余名优秀毕业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举办以‘山河回响·浩气长歌’为主题的朗读者大赛十分有意义。协办冠名此次大赛,不仅是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行动,更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入实践。”黑龙江东方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纪委书记陈文慧说:“本次大赛为社会各界搭建了表达爱党爱国心声的舞台。我们期待选手们用声音唤醒文字的力量,让抗战精神在朗读中鲜活起来,声入人心。”

据介绍,本届大赛充分发挥了党媒党端的舆论引导作用,通过全新形态的“读报学报用报”主流媒体品牌,加强了读者与党报之间的互动,使党报更加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其价值与影响力。参赛者被分为儿童组、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和留学生组。他们将选择组委会提供的参考篇目中的党报内容进行朗读,并制作成视频上传至龙头新闻客户端。本届大赛将评选出705名个人奖项和20个组织奖,各组别奖项设置相似,包括“金话筒”奖、“银话筒”奖、“铜话筒”奖,以及“优秀奖”和“荣誉朗读者”等奖项,以表彰优秀朗读者及指导教师。

记者:刘瑞;摄影:刘项;视频:刘项;编辑:刘艳;审核:刘莉;统筹:曹忠义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