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煤城”的双鸭山市,如何摆脱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的困扰是绿色发展之路上的必答题。近年来,双鸭山市以林密、景美、河畅、水清、田净、粮丰、天朗、气爽为目标,全力护绿、扎实治水、坚决保田,奋力走出生态治理新路子。在这一进程中,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发挥着关键作用。
农发行双鸭山市分行与双鸭山市委市政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聚焦“五篇大文章”,深耕“绿色银行”品牌,向双鸭山市域内20个绿色信贷项目累计投放绿色贷款30.7亿元,截至2024年8月末,绿色贷款余额28.3亿元,倾力支持双鸭山建设山清水秀新煤城。
能源向“绿”转型。累计向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投放绿色贷款3.5亿元,该项目年消耗生物质燃料25.1万吨,相当于替代标准煤约9.1万吨,可改善雾霾环境,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时,还有利于缓解当地人口就业压力问题,保守估计项目直接带来就业人数将达200—300人,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利用农闲时节增加收入,为发展农村经济带来新活力,开辟了惠农新途径。除上述项目外,该分行还向供热特许经营及智慧供暖升级改造项目投放绿色贷款0.24亿元,有效减少焚烧产生的雾霾。
农发行双鸭山市分行贷款支持的集贤县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项目
修复向“绿”整治。该行因地制宜、因企施策探索了“农地+”模式,努力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注入活力。累计投放28.9亿元(其中绿色贷款18.6亿元)土地类贷款,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力,共流转土地29万亩,其中,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13万亩,实现全市3个国家黑土地保护重点县“全覆盖”,显著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如今,在农业政策性金融“活水”的浇灌下,田成块、路相连、渠能通、旱能浇,农户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收入,还能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的好“丰”景正徐徐展现。同时,该分行累计投放0.7亿元绿色流动资金贷款支持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产业,进一步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设施向“绿”提档。该行搭建桥梁纽带,畅通合作渠道,与双鸭山市水务局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定期互访座谈,交流行业和政策信息。该行“一把手”带队拜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对接对接水利项目清单,发挥农发行与地方政府和水利部门的长期合作优势,支持了一批社会效益显著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等重点水利工程。先后支持“引松入双”供水工程、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项目建设、良好水体保护及地下水环境防治项目建设、河流清淤工程,累计投放水利贷款18.3亿元(其中绿色贷款7.7亿元),不断做强“水利银行”特色品牌,为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长久浇灌“金融活水”。
农发行双鸭山市分行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农发行双鸭山市分行要将绿色信贷理念持续贯穿至办贷管贷业务全流程,做好增绿、守绿、护绿的大文章,书写绿色金融的时代答卷,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