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河湖长制为抓手 聚力打造“五型”河湖
鹤岗市副市长、市河湖长办主任 王书玲
2024年,鹤岗市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深刻认识落实河湖长制、做好河湖管理保护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上来,切实扛起新时代治水管水的政治责任,一以贯之强化河湖长制,聚力打造安全河湖、生态河湖、效益河湖、文化河湖和智慧河湖,为建设幸福新龙江作出鹤岗贡献。
一、以点带面系统治理,建设“安全型”河湖
一是完善防洪体系。抢抓机遇,加快推进鹤立河、鸭蛋河治理工程,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形成洪涝兼治、分级设防的网格化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二是加强工程管理。做好五号水库标准化创建工作,加强中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全面完成中型水库库容曲线复核工作。三是建好重点工程。积极配合项目法人单位推进黑龙江省粮食产能提升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全力推进关门嘴子水库下闸蓄水验收工作,积极谋划引梧入鹤、大跃峰抽水蓄能项目,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水安全保障。
二、固本清源健康修复,建设“生态型”河湖
一是强化水污染治理。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持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黑臭水体治理等专项行动,形成水生态长效监管机制。二是深化河湖库“清四乱”。深入贯彻落实省总河湖长第8号令部署,签发市总河湖长第4号令,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工作,坚决清存量、遏增量,持续巩固河湖治理成效。三是优化水生态改造。优化亚行河道治理及生态改善项目设计,结合沿线交通、文化、景观、休闲等需求,安全合理打造沿河景观带,提升群众亲水幸福指数。
三、以水惠民推动发展,建设“效益型”河湖
一是充分挖掘水域资源多维价值。探索推进全市12座小型水库水面资源统一规范管理,盘活利用,实现“水利资产资源化、水利资源产品化”。二是加快拓展“两山”转化新通道。积极探索水生态价值转换途径,把幸福河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考虑,依托域内优势水面资源和旅游资源,充分调研“水工融合、水农融合、水渔融合、水旅融合”的可行性,以水促兴、增进民生福祉。三是清库保供以水惠民促丰收。重点抓好平原水库、元宝山水库清淤工作,保障灌区农业生产用水需求,促丰产丰收。
四、文水融合丰富底蕴,建设“文化型”河湖
一是健全水文化顶层设计。把文化建设贯穿到幸福河湖创建全过程,积极打造市区“两河十四沟”沿河休闲广场和主题公园。二是加强水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依托萝北县黑龙江流域博物馆、太平沟黄金古镇、兴东村红色教育基地,弘扬流域历史文化,传承治水文脉。将梧桐河流域红色抗联文化融入关门嘴子水库建设,打造“北湖”旅游文化品牌。三是做好水文化宣传工作。以中国水日、世界水周、鹤岗市5.18河湖长日为牵动,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携手,充分发挥企业河长、银发河长、巾帼河长、河小青作用,努力营造全民治水、管水、爱水的社会氛围。
五、科技监管数字赋能,建设“智慧型”河湖
一是建设数字孪生水利工程。以关门嘴子水库、小鹤立河水库为重点开展数字孪生建设,深入实施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和雨水情监测项目,加快建立数字化管理流程。二是搭建智慧型水利监管平台。整合现有的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在线监控、水库雨水情测报、河湖长制巡河系统等信息平台,探索集约监控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信息技术在河湖管理中的应用,推动智慧化支撑体系建设。三是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开展水利专业人才引进“330”工程,通过“借助外力、整合内力、深挖潜力”,有效提高人才梯队实力和水利科技支撑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