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剑桥学院专业解读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掌握大数据技术,开创智能化未来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2024-07-05 08:25

640 (9).webp (2).jpg

图片

1. 专业名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 专业学制:本科-四年

3. 所在学院:智能与电气电子工程学院

4. 院长寄语:掌握大数据技术,开创智能化未来。

图片

1. 概览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计算机与统计学学科交叉的专业,本专业依据新工科人才培养规格,以服务于龙江区域经济发展、适应企业对大数据人才培养的需求为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应用统计分析能力,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创新创业精神,具备一定的大数据思维、大数据分析和大数据应用技术,能在大数据相关领域从事数据管理、系统开发和海量数据分析与挖掘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 就业领域/行业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就业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金融、体育、教育、制造业、交通、物流、电商等行业。

2.就业方向/岗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大数据领域的就业岗位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未来就业前景广阔。预计到2025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将达到1.9万亿,大数据人才需求将保持30%-40%的增速,需求总量约为2000万人。具体岗位有大数据分析师、大数据挖掘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数据可视化工程师、机器学习工程师、算法工程师、AI工程师、数据科学家、大数据架构工程师、大数据运维工程师、数据采集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数据运营、大数据销售等。

(1)大数据分析师:负责收集、处理和执行统计数据分析,应用工具提取、分析、呈现数据,实现数据的业务意义。

(2)大数据挖掘工程师:负责进行数据建模、机器学习和算法实现,包括商业智能、用户体验分析、用户流失预测等。

(3)大数据开发工程师:负责大数据平台的开发和维护,包括架构的设计、构建、测试和维护等。

(4)数据可视化工程师:主要负责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易于理解和分析的视觉图形或图像,以便用户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数据背后的含义和趋势,通过将数据转化为视觉图形或图像,帮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数据背后的含义和趋势,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

1. 学习内容

① 第一学期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

② 第二学期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离散数学、Jave程序设计;

③ 第三学期课程:线性代数、大学英语、Linux操作系统、JavaWeb开发技术、Python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技术;

④ 第四学期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统计学、数据结构与算法、大数据平台与应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大数据计算框架;

⑤ 第五学期课程:数据分析与挖掘、大数据仓库技术、Spark数据处理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

⑥ 第六学期课程: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技术与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与应用。

2. 获得能力  

① 专业知识和技能

掌握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了解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等基本流程。熟悉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整合等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掌握数据挖掘、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等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发现数据中的规律、趋势和模式,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熟练使用大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如Hadoop、Spark、Kafka、Hive等,以及数据可视化工具如Tableau、Power BI等。

② 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多角度思考、灵活应对的能力,以提出创新的大数据解决方案。

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具体的大数据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③ 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在大数据项目中,能够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有效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目标,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团队成员、领导者和用户有效沟通,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④ 实践技能

理解分布式系统的原理和机制,能够优化大数据处理性能与稳定性。掌握数据存储和管理技术,如HDFS、HBase等,确保数据的高效存储和访问。了解数据加密技术,如对称加密和公钥加密,保护数据的安全性。能够设计和开发分布式应用,实现大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利用。

⑤ 职业发展能力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够持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大数据专业方向,如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开发、大数据运维等,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⑥ 技能证书

在校期间可以获得华为大数据认证、CDA数据分析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证书等行业专业证书。

图片

1. 专业教师队伍(部分)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拥有较强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助教1人,均为双师型教师。本专业的专业带头人由省级教学名师解晨光教授担任,还有多名教师荣获省级优秀教师、省级学术带头人、省级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省科技攻关项目获得者、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还具有大数据工程领域的实践工作经历。

解晨光二级教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黑龙江省优秀教师。全国信息化工程师-锐捷认证网络工程师、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现任哈尔滨剑桥学院智能与电气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带头人。承担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的教学,主编、主审公开出版专业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技能教程》等10余本,发表在《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及各类期刊论文20余篇,主持并完成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多项专利。

赵菲教授,工学硕士,计算机专业骨干教师,黑龙江省软件学会会员,创新方法研究会会员,省师德先进个人,教学名师,一流课程负责人。公开发表论文15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13项,主编及参编专著2部、教材4部,获批实用新型专利4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获奖20余项。

王黎明教授,博士,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CCF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上届教育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7-2011),河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组织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科技厅教育厅专家库成员,郑州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现代软件工程技术、分布式人工智能、分布式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研究,在《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电子学报》等本领域一级学报和《Journal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System》等国际期刊发论文,其中被SCI、EI检索30余篇。论文曾多次获得河南省优秀论文一、二等奖,曾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编著、翻译教材9部。

柴玉梅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获计算机软件专业学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于吉林大学,获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学位。主要讲授人工智能、编译原理等本科课程,以及高级人工智能、形式语义学等硕士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具体研究各种机器学习算法及其在文本分类、数据挖掘等领域的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课题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863、973子课题多项,参与香港慧科公司、日本富士通公司等的合作项目多项。近年来,在《计算机学报》《电子学报》《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等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0余篇。参与翻译专著1部,主编、参编教材多部。曾获得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郑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女科技工作者”称号;河南省优秀科技论文一、二、三等奖多项;郑州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

李慧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讲授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Oracle开发与管理等专业课程。获得哈尔滨市教育局市“四有”好老师;主持及参与黑龙江省教育改革、省规划等科研项目7余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EI检索论文2篇,软著1项;指导省级大学生蓝桥杯三等奖10余项;主编、副主编教材7部。

杨立标讲师,工学博士,双师型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华为ICT大赛、锐捷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大赛等,获得黑龙江省一等奖2项、国家三等奖1项、哈尔滨剑桥学院教学能手奖。获得计算机网络、网络组建与互联校级优秀课程主讲教师;发表专业相关论文多篇,其中SCI、EI检索七篇;作为主要成员完成多项省级教研课题。

周吉鹏讲师工学硕士,双师型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华为ICT大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获得黑龙江省二等奖2项、省级大创项目1项等奖项,2021年度与2023年度荣获校级优秀论文指导教师,2022年度《数字逻辑》校级线上一流课程负责人,学校“青年教师科学研究支持计划”立项项目负责人,2022年度荣获学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培训班优秀学员,2023年度获学校青年教师微课教学比赛优秀奖。

刘君大数据专业骨干教师,工学硕士。主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多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发表专业相关论文数篇,其中EI检索2篇。2023年,指导学生参加华为ICT大赛并获黑龙江省赛三等奖,荣获学校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学校首届优秀教案展示评比活动并获讲师优秀奖。

崔金一大数据专业骨干教师,软件研发工程师,5年大型软件开发工作经验,能够独立设计,有6年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项目研发经验,多次参加大数据技术培训以及技术沙龙,同时获得《高级大数据应用技术》证书。在公开发表多篇关于大数据方面的文章,包括《基于Python的电影推荐系统的构建》等,完成多项课题研究,包括《基于国赛标准的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

图片

1. 教学方法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以OBE教育理念为基石,进一步强化项目式教学,并运用翻转课堂、任务驱动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多种模式开展教学。该专业致力于让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专业知识,并紧跟时代潮流。项目式教学的强化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着重培养了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参与真实或模拟的项目,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2. 名企协同育人

本专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校企合作办学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通过与企业密切的交流合作,先后申报获批了多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本专业一直与行业龙头企业华为、腾讯、甲骨文以及龙江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华为云黑龙江省分公司积极开展合作交流。多年来,在华为ICT大赛、网络安全科技类竞赛、实习实训项目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图片

本专业具有良好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学校不断完善和新建大数据相关实验室,并引进海豚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实验室和新道大数据的“青椒课堂”等教学平台。现有数科职教大数据实验室、人工智能语音实验室、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实验室、云存储平台和华为云大数据实验实训平台等先进实验环境,设备价值达500多万,为本专业提供了优良的实习实训场所。

图片

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实验室

图片

 数科职教大数据实验室

图片

人工智能语音实验室

编辑:赵一诺;审核:彭溢;统筹:王玮

大家都在看